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3日 · 「 time blocking (時間保護、時間塊、時間盒) 」是這幾年頗流行的時間管理技巧,在行事曆上,預先把自己的時間保護下來,去做那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今天要介紹的這款工具:「 Calendarist 」,正是一個「 time blocking 」的追蹤統計工具,幫助我們追蹤運動、閱讀,或是工作、家庭的時間。 聽起來很常見? 但最有意思的是, 「 Calendarist 」搭配 Google 日曆,幫我們統計的是在 Google 日曆上的時間利用! 這就讓「 Calendarist 」不同於一般的時間追蹤工具,例如「 「時間塊」輕鬆追蹤與養成優質時間習慣 App 」或「 RescueTime 拯救時間利器上手教學,自動時間記錄與生產力評分 」。

  2. 2017年9月3日 · 來自 TIME 的快樂科學秘密:投入時間當下.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3, 2017. 閱讀到 TIME 的一篇文章:「 6 Secrets to a Happier Life 」(快樂生活的六個秘密),這篇文章來自於 TIME 2016 年年初出版的一本專刊「 快樂的科學 」。 其實讀完後會發現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關鍵秘密」,不過無論是 6 個還是 1 個,我最近都對這個「快樂科學的秘密」很有感觸,讓我從自己生活的改變故事聊起。 我以前曾經「 很享受通勤時間 」,那時候我每天搭乘大眾運輸上下班長達三個小時,可能很多人覺得難受,我卻覺得這是最棒的 零碎時間 ,可以讓我專注處理很多事情。

  3. 2017年2月6日 · 而今天這篇文章要介紹的「 Outlook CalDav Synchronizer 」,是一款 免費開源 的軟體,可以安裝在電腦端的 Outlook 軟體內,只要「 簡單設定 」,就能自動同步 Outlook 上的公司行事曆內容到個人的 Google 日曆上(也能反過來同步),而且是雙向同步,兩邊都能同時新增與修改行程並自動完成同步。 2017/2/9 新增: Outlook 搞定 GTD 時間管理: 8 個 Outlook 任務排程技巧教學. 這樣一來,就可以同時滿足下面三個需求: 看 Google 日曆時就不會漏掉公司 Outlook 行事曆的行程. 在公司用 Outlook 軟體時也能管理 Google 日曆上的行程. 並且不是只能看,兩邊都能同步進行新增與修改.

    • 邵天成1
    • 邵天成2
    • 邵天成3
    • 邵天成4
    • 邵天成5
  4. 2019年1月3日 · 「 Ambition Life Calendar 」這款 Chrome 套件,只要輸入自己的生日,就會生成當下的「一生的週行事曆」,她沒有記錄功能,但可以看到自己處在人生哪一格上。 並且,這個套件會提供「名人的一生行事曆」,讓我對照賈伯斯、比爾蓋斯等人在人生哪一格上完成什麼成就,而我正在做些什麼? 不過,我自己則是手動用試算表,做出自己的「一生週行事曆」,我也把我的範本提供給大家免費下載。 「一生的週行事曆」試算表範本下載,與操作教學: 其實,大家用 Excel 或 Google 試算表,要快速畫出這樣的一生週計畫,並不會太難。 說不定你還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巧思。 而我這邊提供的範本, 可以複製成 Google 試算表,也可以下載成 Excel 表格,方便你自由再去變化,節省你一些時間。

  5. 2017年8月20日 · 原因很多,但最值得解決的關鍵原因是: 「我們沒有好好完成一個 自己選擇的完整行動 ,而落入 被他人左右選擇的分散行動 。 例如有一個半天空檔,我沒有幫自己選擇好一個值得去做的完整行動,於是開始滑臉書找樂趣,東滑西滑,也不一定認真去讀一篇文章,或是看到一個新議題時也不一定認真追查研究,就是等著更多的新訊息出現,然後不斷切換、不斷淺嘗輒止。 最後半天過去了,我驚覺:「我什麼都沒真正完成,連一個好好放空也沒完成。 」我只是不斷淺嚐即止: 不斷在電視節目中切換而沒有認真看完一個好節目,不斷在新郵件中切換而沒有真正完成一個重要工作,不斷在即時通間切換但沒有好好對一位朋友談心。 (所以我很推薦這個工具: 把 Facebook 變待辦清單! Todobook 用看臉書激勵生產力 )

  6. 2021年10月7日 · 這個函式可以一次自動產生一整排數字編號,以上述公式來說的意思就是:「根據 A3 到 A18 的每個列號 -2 後,自動產生所有編號。 這個公式對於一次生成大量自動連續編號來說,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他的優缺點為: 優點: 讓下方自動展開所有數字,不用複製或填滿.

  7. 2018年9月7日 ·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SLOW法則從個人到企業,從內容到習慣,也從自我檢視到完成自我價值,這就是他的三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