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8日 · 在執行工作時無法專注. 這時候, 筆記真正的用意是要「重整思緒」,把上面雜亂的結構在筆記中「理清成可以行動」的結構。 如果只是把現實的雜亂、腦中的紛亂直接寫成筆記,或許不會完全沒用,但效用期會變得很低 ,只能在我大腦還有深刻印象時拿出來參考。 例如隨手記下上課重點,幾天內看還能參考,幾個禮拜後就幾乎不知道怎麼使用。 例如隨手寫下會議重點,幾天內要解決還有幫助,一兩個禮拜後要處理的時候,大概就開始漏東漏西。 那麼要怎麼改變這樣的整理邏輯呢? 我打算從2021年年初自己推出,頗受好評(有許多朋友跟我說他們重看好幾次)的線上課程「 高效能職場筆記法 」出發,將職場筆記的一些重點技巧,整理成一系列文章分享,也歡迎你提出自己的職場筆記問題,讓我研究參考。

  2. 2018年2月5日 · 九種「特殊思考模型」的工具與範本,想通難題的有效輔助. 我們通常都聽過用「 心智圖 」等工具可以幫助構思,但如果你有實作一段時間,你可能會發現並不是從中心點會畫延伸線就好,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思考方法」,也就是我在「 心智圖方法教學 ...

  3. 2018年9月7日 · 《不成功,因為你太快》新書導讀,這一次不談高效率. 作者: Esor Huang 9月 07, 2018. 在幫張永錫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本書的核心衷旨:「慢慢來,比較快」,磨了兩年,永錫老師與我都經歷了許多變化,書才終於誕生。 新書書名叫做《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作者是張永錫老師。

  4. 2022年6月19日 · 三個有效步驟,一個關鍵心法. 作者: Esor Huang 6月 19, 2022. 經典 GTD 時間管理方法 中有一個關鍵步驟是做「每週檢視」,很多高生產力的專家也往往會提到「 覆盤 」的重要,但光是要實踐這樣的習慣,似乎就已經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所以經過多年的許多客戶案例分析,常常發現最終大家是卡在「知道」每週檢視、復盤的好處,但卻在「執行」上無法養成習慣。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每週檢視、覆盤好像很難真的執行? 更難每個禮拜養成持續覆盤的習慣呢? 今天第四集的「高效人生商學院」節目,我和照胤丞老師就要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並分享我們如何實踐的具體技巧。 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聆聽我們的節目: 「高效人生商學院」「EP.004|大家都說覆盤很難,怎麼做比較有效?

  5. 2020年3月16日 · 從大型專案會衍伸的小型產品專案(通常是線上線下課程、活動),每年大約 8 個。 每個小型專案時程大約一個月到三個月。 也是必須從企劃到結案,全部包辦。

    • 鄭衍峰1
    • 鄭衍峰2
    • 鄭衍峰3
    • 鄭衍峰4
    • 鄭衍峰5
  6. 2022年4月8日 · 近幾年流行的「卡片盒筆記法」,也伸出了像是 Roam Research、 Logseq、 Obsidian 等數位工具,而「 Hepta 」也同樣是實踐卡片盒筆記法、個人知識管理的最佳工具之一。

  7. 2014年4月6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 紀念碑谷 」帶來的享受、感動和趣味,絕對是 2014 年最值得一玩的遊戲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