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日 · 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當中,會有存款和貸款這2項。 受到法律規範(存款準備率),銀行必須要保持現金部位,假設存款準備率是8%,當銀行收到1,000元時,他們必需要將其中的80元現金存放在中央銀行裡面,而剩下的920元,都能夠貸款出去。

  2. 2017年9月1日 · 壽險銀行成為金控獲利的保證,是否可以如此簡單定義?. 開發金控日前成功收購中國人壽25.33%股權,中國人壽將成開發金「法定」子公司。. 統計至今,臺灣16家金控中有一半都有銀行、壽險公司雙引擎。. 金控公司中銀行與壽險的組合成為主流,是巧合還是 ...

  3.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4. 2022年11月1日 · 眾所周知,在未來的金融服務中,銀行業是最先受到金融科技的衝擊,但是保險業所受到的衝擊卻是最大。 到底金融科技會如何巨大影響保險業的商業模式?

  5. 2020年6月1日 · 最近大家對銀行端力推的「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應該不陌生,它可以看做是銀行客戶資料自主權的實際展現。. 我們過去在跟金融機構交易時,資料都被儲存在單一的金融機構中,但若是要一個整合性的服務,就必須逐一去找各家銀行進行對接,非常不方便 ...

  6. 2018年5月1日 · 但其實這很重要,以銀行為例,它們這麼多年來能夠維持營收,是因為他們做了很多財富管理業務,這些業務能持續擴大,靠的就是過去在資產負債表中不存在的科目——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關係。

  7. 2020年4月1日 · 在銷售心態上,壽險端認為銀行通路可以接受銷售保障型商品的比率大概只有25%左右,銀行端受訪者則比較樂觀,則有近40%認為可以接受。整體而言,銀行端銷售保障型商品的意願與能力仍有提升的空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