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4日 ·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4):我們欠缺了什麼?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99)憶故友.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100):一個沒有口罩的周末. 新冠疫苗丨增強疫苗成效(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 131)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地醫學人才嚴重缺乏,醫學院如何栽培更多高質素的醫科生是我多年來極大的挑戰。 過去一年得到各部門的努力,中大醫學院有幸從本地及海外成功招聘了46位科研及教學專才加盟。 但面對着資深教授的退休,新增的醫科學額,以及愈來愈高的科研要求,我還是要馬不停蹄,三顧草廬,四出禮賢下士。

    • 問:子宮肌瘤成因為何?
    • 問:子宮肌瘤有何徵狀?
    • 問:如何診斷子宮肌瘤?
    • 只切肌瘤保子宮難斷尾?
    • 微創取惡瘤有擴散風險?
    • 知多啲:怕開刀等收經 捱痛添風險

    鍾:子宮肌瘤即長在子宮的纖維瘤,多屬良性,高危年齡層為40至50歲,不過亦有年輕化趨勢,臨牀不時遇到30歲或以下的患者。病因不明,但已知會受雌性激素刺激而生長,例如患有子宮肌瘤的病人懷孕,肌瘤會因體內雌激素上升而增大,產後多數會縮小;若病人隨更年期停經,肌瘤有可能隨雌性激素下降而停止生長或縮小。其他高危因素包括肥胖、月經初潮較早(如早於11至12歲以前),或有家族病史。 子宮肌瘤可生長於子宮內外不同位置,子宮最外層叫漿膜,漿膜下的子宮肌瘤可向外生長,甚至生上腹腔,壓迫其他器官;還有生於肌肉層,以及子宮內膜下、於子宮內腔生長的肌瘤(見圖1)。

    鍾:患上子宮肌瘤,不一定有明顯病徵;一般因應肌瘤大小、數目、位置而出現不同病徵,大致分為3類: ‧月經問題:月經血量增加、有血塊,甚至血流不止、月經日數增長。可能引致貧血,因而頭暈、氣喘、心跳加速、長期疲倦,亦可能出現經痛 ‧其他器官病徵:當子宮肌瘤太大,壓到附近的器官或組織,可引致不同病徵,例如下腹受肌瘤影響而隆起,引起腰背痛;如壓到膀胱,會有尿頻或小便困難;如壓到腸道,則可能有便秘 ‧生育問題:小部分子宮肌瘤會影響生育,可能出現早產、流產或胎位異常等情况 家庭醫生會診斷子宮肌瘤大小,處方藥物紓緩病徵;若發現子宮肌瘤太大、生長異常快速,或病徵太嚴重、藥物效果不理想等,便會轉介婦產科。

    阮:由於大部分子宮肌瘤均無徵狀,不少病人在身體檢查或因某些原因接受掃描檢查時才發現。診斷子宮肌瘤,婦產科醫生會初步為患者做婦科檢查,包括陰道及盆腔檢查;若醫生能從腹部觸診中摸得到,肌瘤可能已撐到子宮大如懷孕3個月。 至於確診子宮肌瘤,則要靠超聲波檢查,可即時知道結果。檢查方法有多種,可在腹部或經肛門進行,適合因未有性生活或子宮肌瘤太大,未能接受陰道超聲波檢查的病人。不過,大部分婦科醫生會採取經陰道超聲波檢查,因為較接近子宮,影像會更大及清晰,小至0.5厘米的肌瘤都診斷得到,同時可檢查卵巢情况。至於位置較隱蔽的子宮肌瘤,則可透過喉管在宮腔注入生理鹽水,再用超聲波探測宮腔內的肌瘤。若單靠超聲波做不到確定的診斷,則可考慮其他的造影,如磁力共振。

    問:如何治療子宮肌瘤?是否要做手術切除子宮? 阮:如肌瘤不大、沒有徵狀,不一定需要做手術。但子宮肌瘤一般會隨時間慢慢變大,所以必須定期監察,當愈來愈大或出現徵狀時,就要考慮治療。 治療上,目前沒有藥物可令肌瘤永久消失或縮小。若經血過多而情况不太嚴重,醫生會處方止血藥、荷爾蒙藥控制經期,但若有血崩,甚至引致貧血,則建議手術處理。另外,不少患者因肌瘤令盆腔出現壓迫感、下墜及脹痛,或有小便問題、受孕困難、流產風險,亦需考慮手術。 手術治療,最有效方法是切除子宮,可根治子宮肌瘤,不會復發;但切除子宮後不會再有月經,亦不可能懷孕,因此不適合年輕或有生育意願的女性。這情况可考慮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但有以下注意: ‧若保留子宮,徵狀未必完全改善,復發率約15%至27% ‧多發性子宮肌瘤無法完全割清,剩下肌瘤...

    問:子宮肌瘤可危及生命?會否變為惡性腫瘤? 阮:當子宮肌瘤愈來愈大,不僅令肚腩突出,影響儀容,亦可能壓到輸尿管令腎腫脹,破壞腎組織引致腎衰竭;甚或肌瘤壓住尿道出口,致排尿困難;嚴重者,肌瘤壓住盆腔,影響血液循環,引起腳腫,甚至深層血管栓塞,導致肺栓塞,可危及生命。 近年不少文獻證實,不是所有子宮肌瘤都屬良性,惡性機率佔1500分至2000分之1。所以,當發現子宮肌瘤出現特別或新的徵狀,應及早考慮手術。就發現子宮肌瘤癌變風險,醫學界對微創手術亦出現爭議。幾年前FDA(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警告,微創手術使用粉碎器將肌瘤切碎取出會帶來風險,萬一肌瘤為惡性,此舉可令癌細胞擴散。此後2至3年間,美國做子宮肌瘤微創手術的數字大為下跌,採取傳統手術的數字上升,但手術風險、併發症增加,因傳統手術後傷口爆裂...

    對付子宮肌瘤,不少女士不想「捱一刀」,希望拖延至更年期,肌瘤隨雌激素下降而萎縮,這方法可行嗎? 婦產科專科醫生阮邦武指出:「曾有病人為等收經而延誤做手術,未等及收經,肌瘤卻變大了,增加手術難度及風險。」的確有部分病人收經後肌瘤縮小,但亦有患者肌瘤沒有縮小;若日後因不明原因而變大或出血,依然須靠手術處理。加上更年期有人較早、有人較遲,若病人本身病徵嚴重,每個月都在忍受痛苦,「等收經」實在不智。 此外,怕手術的患者,有人會考慮保守治療,如子宮動脈栓塞術,堵塞子宮兩條主要動脈,令肌瘤缺血而縮小及壞死;另一種方法是利用聚焦超聲波消融子宮肌瘤。但這些方法只是控制徵狀,不會移除肌瘤,肌瘤多數會隨時間再生長,有可能仍需手術處理。 為及早發現問題,建議女性自25歲,或開始有性生活後,便要定期做婦科檢查,提防...

  2. 2016年10月11日 ·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上幾回探討了香港人的性問題。. 接下來以個案分享,探索如何建立美好的親密關係。. 昨天,一名內地教授發信息分享她的個案。. 一個年輕女子在美國念書,認識了一個很要好的美國男朋友,她很喜歡、很愛他;但就是對他沒有性慾 ...

  3. 2019年12月9日 · 目錄. 閨密說:第一次,一定痛和流血! 處女不一定有處女膜. 巴打說:未入就嗌痛,唯有放棄! 觸摸練習 逐步醫治陰道痙攣. 巴打說:每次性交,不單女方嗌痛,陰莖都好痛。 巴打說:要把握「進入」最佳時機! 閨密說:小心找錯位置! 巴打說:好擔心「雞手鴨腳」壞事! 多溝通多配合最重要. 【明報專訊】任何人都要面對第一次。 不少人對初夜帶着一點迷思和幻想,期待着浪漫又神聖的第一次? 往往卻因為性知識不足加上零經驗,女士怕痛、男士搞不清位置、未進入就射精、雙方「雞手鴨腳」…… 為免春宵變成噩夢,有人事前做足準備工夫,查找網民經驗或與閨密打聽,卻隨時愈睇愈錯! 當中存有什麼謬誤? 請來性治療師及婦產科專科醫生拆解關於初夜的迷思。 尋找醫生資料、地址|醫生黃頁. 立即瀏覽!

  4. 2018年5月28日 ·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看着台上的女兒,心裏百感交集。. 彷彿她已漸行漸遠,不再需要daddy為他買粢飯;而我,也只有站在這個原有的位置上,遠遠地、用心地看着她,努力地記住這 ...

  5. 2021年4月22日 · 常見於40至60歲女士. 輸卵管癌佔所有婦科癌症大約百分之五,患者大多為40至60歲女士,目前成因未明。 譚醫生指出,輸卵管癌主要是原發性,原發性輸卵管癌的癌細胞發生於輸卵管;繼而影響卵巢、子宮以及其他器官。 相關文章: 【婦科疾病系列】近距離放射治療 貼身追擊子宮頸癌. 早期病徵不明顯 陰道不正常出血、下腹痛 發現腫塊時已屬後期. 早期輸卵管癌很多時都沒有明顯病徵,所以較難發現。 常見病徵包括陰道滲出分泌物,但由於發病初期陰道排液並不明顯、時有時無,令患者很容易忽略。 其他常見徵狀包括下腹疼痛、陰道不正常出血、盆腔腫塊等,但早期輸卵管癌目測不會見到任何腹脹,直至腫塊形成後,情况已較難控制。

  6. 2018年1月15日 ·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 康 :家庭醫生康天澤醫生 陳 :心臟科專科陳良貴醫生. 康:一名七十多歲病人,因為氣促、運動功能下降而求醫,診斷後證實是主動脈瓣嚴重狹窄。. 這是什麼疾病?. 陳:心臟共有四組心瓣,其中一組名為主動脈瓣,作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