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小姐爸爸去年中揀樓後,在物業成交前便離世,由於先生沒有訂立 遺囑,故需按照法例由媽媽繼承。 去年12月,小姐按房屋署的指示,成功協助媽媽辦理好遺囑承辦程序。

  2. 先生說,曾向三間願意提供樓花按揭查詢自己單位,三間銀行也估價不足,最多相差幅度達20%。 若銀行最終以此估價作為審批基準,則陳先生在上會時要補足差價。

    • 事件經過
    • 事件三大爭拗點
    •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2021年6月30日:陳先生簽臨約買入單位

    令買家陳先生(假名)感到後悔的置業決定,要由去年六月開始說起,當時他跟地產代理睇樓兩至三星期後,心儀一個市區半新盤,透過代理跟梁姓業主議價後,雙方最終落實以885萬元成交,並即場簽署了臨約買賣合約,當時陳先生支付40萬元臨時訂金。 但在簽署臨時買賣約前,代理向陳先生提及一點,單位有一宗交易進行之中,但由這只屬於業主轉讓予家人,屬於一個很正常「甩名」程序。當時陳先生不以為意,相信代理說法沒問題,便揮筆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2021年7月14日:買家已簽正約,業主卻未能簽回

    根據合約條款,買賣雙方需要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的十四天,也就在7月14日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於是陳先生便按合約條款,透過自己律師樓簽署了正式買賣合約,並把大訂餘額48.5萬元交予自己律師。怎料,等了多時,業主的正式買賣合約卻一直未能夠簽回。 於是陳先生便向代理及業主查詢。代理只是說會協助問律師,第一次說,代理跟業主說已經簽了正約。第二次再追問代理時,代理則不能給他確實答案。對於業主是否已簽署正式買賣合約,陳先生也問過業主,但業主卻找了不同理由遊花園。事後,我們從陳先生提供的臨時買賣合約中看見一句備註,原來業主是該代理行的指明親屬。

    2021年8月4日:業主終於提交上手取消交易文件

    8月4日,也就是原定正式買賣合約的21天後,陳先生終於才收到對方律師寄來的近親轉讓取消交易文件。不過,買賣雙方最終並沒有簽署正式買賣合約,陳先生繼續找銀行去做按揭,幸運地能趕及在八月底成交,才不致於被殺訂。現在回看,業主未能按時提交「cancellation」文件,為何陳先生不及時取消交易,取回訂金? 問題癥結在於業主有否毀約。

    爭拗1: 限期前沒有簽署正式買賣合約 = 業主毁約?

    一般買賣過程中,我們有個很粗疏的理解,就是買賣雙方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準買家會繳付百分之三至半成訂金,並在十四日後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同時加訂至樓價一成;如果在限期前未能簽訂正約,則等於取消交易看待,可以殺訂。 今次個案正是如此。陳先生在6月30日簽了臨時買賣合約,但去到原定簽正約的日子,也就是7月14日,對方卻未能簽回正式買賣合約,這是否代表業主已毁約? 原來答案不一定。因為前提要證明「賣方有拒絕出售物業意圖」,陳先生才可取消交易取回訂金;個案中,陳先生曾問過業主有否簽正約,業主表示簽了,言談間反映不了業主有拒絕賣樓意圖,所以未必可構成取消交易取回訂金的原因。而且從實際操作上,陳先生可在不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下,把臨約打釐印而去成交。 因此,在這個階段,如果陳先生認為業主有失誤,而不想繼續交易,則只可能訴諸法庭,過程不單費時失事,亦未必能及時取回訂金;但若陳先生選擇繼續交易,又會冒上未能做到按揭風險,處境兩難。

    爭拗2: 業主提交Cancellation文件的死線

    陳先生跟業主簽不成正式買賣合約,不是業主拒絕出售,反而跟買賣雙方律師對業權有較多爭拗有關。由於在一般買賣過程中,當買賣雙方簽署臨約後,直至簽正約期間,買方律師會反覆向賣方律師查詢一些影響業權問題。始終律師需為確認物業沒有業權瑕疵而負責,所以會特別小心。 業主在售樓前涉及一次轉讓,但卻未能在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前提供相關文件,這可能導致有兩名業主同時聲稱擁有物業業權,所以必須釐清,這點亦是未能簽成正約的原因。若最終賣方未能提供到這份影響交易的文件,陳先生是有充份踢契理由。 問題是,最終未能提交便可以踢契? 所指「最終」即是何時? 應該是在臨時買賣合約前出現? 簽署正約前出現? 還是成交前出現。律師提出的答案是:「成交前的合理時間」。但何謂合理? 個案中,陳先生的按揭申請受阻,但這是否踢契的理由呢? 因為事件中,業主在成交前27日能提交到相關文件。所以,如果陳先生最終選擇踢契,究竟成交前27日可以把這份文件交出,究竟是否「合理時間」呢? 這將會是打官司時的一個爭拗點。

    爭拗3: 代理有沒有責任?

    事件引伸的問題,也就是代理在銷售過程中有沒有責任? 陳先生聲稱,代理告訴「家人而已,取消便可以了。」就連陳先生都覺得,代理是知道背後風險,但卻沒有告跟他說明。有印象的話,我們早前也討論過這個議題,如果代理保持緘默,並不會構成失實陳述,但當中有幾種情景都是例外。 如果能從行為反映出來,即使本身沒有直接用把口說出來,或文字表達出來,都可以被視為失實陳述。只披露事實一半;又或者作出該陳述時本身是事實,但隨著時間轉變,變得並非事實,但又不作糾正,都有機會被視為失實陳述。 還有一種情況叫「最大誠信原則」(utmost good faith),就算當事人沒有提問,但代理也必須真誠地向對方告訴所有重要事實,否則有機會是失實陳述,最常見就是一些保險合約上。個案中,雖然代理有告訴過「家人而已,取消便可以。」但他有沒有提及過這份「cancellation」文件? 業主是否能夠準備得到? 以及這份「cancellation」文件對完成交易的重要性? 顯然都是需要告訴對方的重要事實。 究竟地產代理監管局有沒有要求,代理需要披露一些關於「近親轉讓」買賣的風險呢? 我們有向局方查詢,回覆指出,《地產代理條例...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

  3. 社會運動、新肺炎疫情、《港區國安法》實施,過去一年不斷衝擊港人信心,同時掀起新一波移民潮。. 統計局最新公布 ,2019年中至2020年中,本港共有20,900名「其他香港居民」淨移出,到底這是組甚麼數字?. 其他移民懶人包: 【移民英國】BNO移民新政FAQ ...

  4. 驗樓師陳智康打開洗手盆櫃門時,發現跟水喉碰撞,櫃門跟隔氣位只餘下一隻手指甲的位置,擔心會跟去水喉碰撞下會移位,彎曲,最終會漏水,建議可把水喉稍為後移以能解決問題。

  5. 1. 單位向西北有西斜問題. 單位客飯廳寬敞,但由於面向西北,可能有一點點西斜問題,正望會望到學校景觀,因為樓層剛好高過學校,所以外望景觀視野也頗開揚,還有打側會望到昂船洲大橋,但這道景觀未必有永久保障,因為前方為「潤發貨倉」,日後可能會重建。 2. 廚房水龍頭容易損耗去水喉. 梗廚枱面足夠,裝置齊備,但廚房洗手盆的水龍頭在使用上卻要很小心。 這種水龍頭屬於可以拉出來,內藏一條喉管,方便四周灑水清潔,而下方則有一顆鉛粒可以讓水喉可以回彈,但驗樓師拉下來時,卻聽到「卡卡聲」,原來該鉛粒是會跟水碗盆去水喉。 擺位上不太理想。 因為垂鉛是金屬,經常上下抽動,若碰撞駁口位,有機會導致水。 3. 冷氣機散熱器平台方便工人維修.

  6.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平台大過單位面積六倍、一房開價平過開放式,這些既奇怪卻有趣的故事,都在2024年首發新盤,由宏安地產發展的黃大仙「薈鳴」出現。. 這類透過 舊樓併購重建 ,不受預售樓花同意書規管的項目,在我們在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