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3日 · 公司前景黯淡. 截至3月20日,公司每股賬面淨值為0.143美元,折合約1.11港元,即私有化作價較賬面淨值要高逾1成。 公司截至去年底總負債為11.76億美元,手持現金則為9.32億美元,淨負債為2.44億美元。 故儘管當前公司股價受累環球股災而低迷,但這出手對比以往的私有化例子而言已算相當高,足以成為一個誘因讓投資者接納方案,而大股東馮氏已表明作價不會再作提高。 除此以外,接納公司私有化的最大誘因就是公司短期難有大復甦。 首先,公司截至去年12月業績雖然成功扭虧為盈賺1,675萬美元,但核心經營溢利卻下跌 23%,並已是連續兩年下跌。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今年及未來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第三,公司暫不公佈新的三年計劃。 中長線投資者損失慘重成阻力.

  2. 2021年2月19日 · 2月26日這筆誠意金作為支付整筆款項的部分付款。 換言之,鷹君須支付額外款項才能完成取得何文田站一期的發展權的程序。 2016年何文田站一期項目招標時市傳高銀地產向港鐵支付150億港元,究竟鷹君是否須要支付相同金額,一切要拭目以待。 年內香港經濟衰退,部分債重發展商面臨困難,成為債務較輕的發展商投資機會。 正如鷹君一年內到期的借款餘額為61.1億港元,相對於1,253億港元的總資產委實不高。 何況總資產內還有117億港元現金,有一定空間應付新項目。 此外,鷹君旗下的朗濤累售單位達443個,已於去年下半年交樓。 鷹君去年中期業績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物業出售的應付賬款、按金及應付費用為38.7億港元,估計將於去年全年業績入賬,又可以強化資產負債表及增加現金餘額。 再度吸納地皮.

  3. 2021年8月23日 · 一週賺逾三倍實際可行. 上週 (8月16至20日) 期指於上午9:30至下午4:00期間,上午及下午波幅合計分別為542、713、477、863和1,050點,所以除了周五能產生倍賺績效,留意於8月17和19日要賺逾六成也絕不成問題,至於8月16和18日也可望賺逾四成,故此上週在每次恆指牛熊證操作均以相同注碼進行的前設,五個交易日經已可望賺逾三倍,重點是僅以即市操作而已,毋須冒上過夜操作遇到逆向大裂口的開市位風險。 可見當有投資者抱怨未能在港股操作獲利之際,值得檢視是否對港股本質認識不夠充份,因而錯失很多可觀的圖利機會。 消息面已主導港股走向.

  4. 2019年8月29日 · 意思就是,貨幣輸送(monetary transmission)已經失去功效,新增信貸產生出來的資金已經不能帶動經濟「再活動」,貨幣政策已經難以「抵消」任何財政(即:稅制、包括關稅、政府控制的資源、開支等等)以及其他衝擊。 香港是否已經出現了流動資金被困的現象? 理論上,香港由於沒有自己的貨幣政策,資金自由流動,上述「被困」情況並不適用, 但是一些財政措施、港元利率的走勢、以及其他市場調節因素,導致香港出現類似上述「被困」現象,整個金融體系更刻意不去、或無意去抵銷美元信貸膨脹、美元貨幣輸送做成的龐大淨「輸入」;一旦「輸入」的情況發生改變,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 投資者需要知道什麼. 巴塞爾III建議逆週期措施應該在0% 到2.5% 的範圍,香港目前已經採用最高2.5% 的級別。

  5. 2021年11月23日 · 2021-11-23 江恩小龍劉君明. 經典電視劇大時代中,萬賢給丁蟹的訓話:全死光了,就你沒死。. 這本來是萬賢挖苦丁蟹的話,歪打正著,還押中股災,成了一夜暴富。.

  6. 2021年10月12日 · 52歲公務員,月入8萬. 3個小朋友. 現金250萬,股票160萬. 有一自住物業. 退休後可取現金700萬,退休金每月4.5萬. 重點目標: 60歲退休. 手持自己再投資. 月供股票建議. 分析: 1)每月2萬元月供股票,合適。 你離退休時間仲有幾年,這段時間是準備期,你應該集中投資收息股,例如港燈(SEHK:2638)、置富(SEHK:778)、陽光(SEHK:435)、深高速(SEHK:548)、香港電訊(SEHK:6823)、工行(SEHK:1398)、高息基金(SEHK:3110)等,建立一個組息股組合,平衡風險。 你就在退休前保持進行就得。 2)你現時有少少集中情況,匯豐(SEHK:5)與港鐵(SEHK:66),這兩股都有質素,但任何股票都不能太集中,每隻50萬會比較好。

  7. 2019年1月31日 · 2019-01-31 ericvolkman. 香港是理想與現實差距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理想是指投資者相信自己能夠實現的年回報率,現實則是指投資專家認為實際能夠跑贏通脹的年回報率,兩者的差距之大,只是僅次於西班牙。 上述發現來自於 法盛投資管理 ,該公司於最近對全球15個股票市場進行了一項有趣調查。 恒生指數處於「宿醉」狀態? 整體來講,接受法盛調查的香港股票投資者認為,他們可以達到跑贏通脹11.2%的年回報水平,而一班金融專家對此卻不敢苟同,他們認為實際可跑贏通脹的水平是4.9%。 兩者之間的差距足足有129%之多! 以下讓我們比較一下香港與全球其他市場的數字: 資料來源:表格根據 法盛投資管理的數據 編製. 公道講句,我們也難怪香港投資者如此樂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