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陈独秀_百度百科. 收藏. 查看 我的收藏. 0有用+1. 陈独秀. [chén dú xiù] 播报 上传视频.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 [1]、乾生,字仲甫,号实庵,男, 汉族 , 安徽 怀宁 人 [1], 新文化运动 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中国共产党 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1920年,在 上海 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1925年领导 五卅运动 。

  2. 内容简介. 陳獨秀是中國現代史上關鍵人物之一,曾領導五四新文化 運動,更創建了中國共產黨。 他確具現代思想,卻因誤信 馬列主義為最新科學論斷及「無產階級民主」為最新民主 而歧入共產運動,但獨立思考的啟蒙精神又使他對共產教 條始終持疑,並在看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本質後與之徹 底決裂。 由其幼年教育、家庭生活到接受西方思潮衝擊後 的心路歷程及作為,可以觀察到五四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 熱情與迷惘,也足以解釋陳氏雖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 卻不是中國革命悲劇的導演,而只是捲在時代浪潮中身不 由己的角色之一。 因此,對陳氏在中國現代史上的地位也 應重新考量。 本書英文版自一九七五年出版以來,得到西方評者一致的 肯定,眾口交贊為客觀、翔實、深入的研究之作。

  3.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安徽 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 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 五四运动 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陈独秀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 中国共产党 。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二大、中共三大)、中央总书记(中共四大、中共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 陈独秀1927年7月离开中共中央。 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开除党籍。 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

  4. 简介. 播报. 编辑.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 “ 德先生 ”: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 “赛先生”:即“Science”, 赛因斯 (音译)——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 近代自然科学 法则和科学精神。 [1]

  5. 陈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祖籍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监制、歌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 ...

  6.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陈独秀. 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生动地记述了陈独秀这一在 中国近现代史 上叱咤风云、大名鼎鼎、大起大落、是非纷纭、功过参半、大悲大喜,风流倜傥式的重量级人物的一生。

  7. 1 内容介绍. 2 作品目录. 内容介绍. 播报. 编辑. 《陈独秀著作选编》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 全书作六卷:第1卷(1897-1918),第2卷 (1919-1922),第3卷 (1923-1925),第4卷(1926-1931),第5卷(1932-1942),第6卷为音韵学文字学卷。 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 包括六卷280万字,所选文章均依据权威资料和《 新青年 》、《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权威和准确性。 [1] 作品目录. 播报. 编辑. 《陈独秀著作选编 第1卷》 扬子江形势论略(1897年冬) 安徽 爱国会演说(190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