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不過若準買家誤購凶宅凶宅並不是業權瑕疵故不能成為踢契取消交易的理由準買家仍有責任需完成交易但如果選擇放棄交易最終需賠償訂金等準買家僅能用其他途徑向相關人士追討當中涉及局部人士失實陳實可透過民事索償但舉證

  2. 我們《胡.說樓市》早前就收到一名谷友反映,在農曆年前找了裝修公司協助裝修單位,怎料過程不愉快,單位爛尾收場;但裝修公司竟然出動財務公司要求找清尾數。 類近裝修陷阱,究竟消費者可以怎保障自己呢? 每年消委會都收到港人對裝修工程的投訴,2020年全年收到30,935宗投訴個案,當中有244宗來自裝修工程,佔約0.8%;在2021年則有317宗,佔比約1.1%;而2022年首季則也錄得63宗,佔投訴個案的0.9%。 港人花費畢生積蓄置業,也只希望能花一筆錢裝修好單位入住,誰人也不希望牽涉任何糾紛。 本文目錄. 裝修投訴個案. 研究個案. 農曆年前展開裝修工程. 裝修報價單只列出工程大數. 報價單有列出粗略的支付條款. 後加工程確認程序粗疏. 跟師傅關係破裂被追數. 簽報價單前自保方法.

  3. 1.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分析! 自從恒大財困以來,旗下在港發售的樓盤,包括掃管笏「恆大.珺瓏灣」及長沙灣「恆大.睿峰」相繼出事。 長沙灣「恆大.睿峰」易手至「鼎珮」後,不單把樓盤名改名為「睿峰」,亦沒有兌現承諾過包按,只改由其他財務公司提供高成數按揭,部份業主未能過到審批,最終被殺訂收場。 以至掃管笏「恆大.珺瓏灣」,除了沒有提供已承諾的包按,早前我們也接觸過業主表示,想取消交易卻一直被發展商拖延,我們《胡.說樓市》最近又收到新投訴,有已收樓的業主聲稱,發展商承諾的回贈卻遲遲未有兌現,還因此被管理公司追收管理費。 本文目錄. 事件經過. 買樓時提供管理費回贈. 回贈金額約兩年管理費. 回贈一直未有轉帳. 入伙時的回贈申請手續已辦妥. 各方回應. 發展商.

  4. 本文目錄. 事件經過. 逆市累售130伙. 平均呎價超過九龍站豪宅. 表: 睿推重推後銷情 (截至2023年12月) 特色單位成交價貴過西半山. 表: 睿峰售價新高. 保面價、劈價的銷售手法. 觀眾1 : 被游說以900萬元買樓,實價500-600萬元. 觀眾2: 代理可把樓價40%的佣金回給買家. 匿名代理: 「保面價、劈價」銷售模式被稱為「回力鏢」 匿名代理: 代理向買家贈佣金,在簽約時經由律師樓對數. 發展商: 有否參與其中,截稿前無回覆. 觀眾3: 代理指佣金回贈幾多要跟發展商商討. 胡.說剖析. 表: 佣金回贈比例較高樓盤. 問題1: 發展商可避過枱底回贈的責任? 直接減價影響觀感及未來融資. 責任全由地產代理承擔. 問題2: 買家承造按揭風險? 買家隱瞞回贈屬虛假聲明.

    • 一個皇牌屋苑的誕生
    • 遇上港地產市暗黑時期
    • 京派王光英跟李嘉誠洽住宅物業
    • 營造「中資救市」
    • 李嘉誠拒絕減價

    共由14幢豪宅組成的「城市花園」,首期六幢1,110個,是在1981年10月間正式推售的,當時平均建呎1,360元。按當時地產市道狂熱程度,這個開價比起市價還要高,屬於高價開售的一類。只是好景不常,在該批單位推出市場不久,卻迎來地產市道徐徐回落。

    1982年春季,「城市花園」大幅減價20%推售餘貨,當時發展商也有行駛酌情權,讓較早前高價購入的買家一併減價。但之後卻因《中英聯合聲明》落實香港主權在97年移交中國,遂令港人開始擔憂97後的前景,樓價在1984年應聲再跌三成,成了香港地產市道的暗黑時期。 當時「城市花園」還餘下八幢未推售,並且預計要在1985年初才能公開發售,跟首期六幢相隔達三年。當時樓價已持續回落了兩年,一般中小型住宅已較高峰期跌三成,豪宅甚至跌四成。發展商要賣樓固然會面對龐大壓力,然而在這個時間卻出現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而這個消息卻足以扭轉乾坤。背後更道出李嘉誠與北京的微妙關係,長袖善舞的誠哥如何遊走於商場與政治之間?

    話說當時北京為穩定香港信心,派出光大集團前名譽董事長王光英來港跟李嘉誠洽購住宅物業,終在1984年1月23日跟長實簽定協議,以9.39億元購入八座「城市花園」物業,住宅樓面每呎690元,較首批開售價低近五成,商業樓面則595元。 據1986年的一篇地產專題報道指出,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引述王光英訪問就指出「我們來香港是做買賣的,同時也要為香港繁榮和穩定做點事。香港任何一宗大交易,都會對股市和地產產生連鎖影響,而香港的地產和股市,可以反映出香港人的信心。」

    這個被渲染為「中資救市」的形象為市場沖喜,同時也在淡市中,令發展商有機會套回大筆資金;只是另一邊廂,李嘉誠願意以這個價格出售物業,又是否代表他跟王光英看法截然不同? 報道指出,在簽約後,原來代表王光英磋商的陳栢枝、陳熾偉父子有再跟李嘉誠會面,表示在不打算收取佣金的情況下,要求李嘉誠再減價10至15%。一星期後,李嘉誠與王光英會面,王光英重提希望李嘉誠「能給他一點面子」,一再堅持減價10至15%的要求。

    雖然李嘉誠在1984初預料香港地產仍會進一步下跌,但因「城市花園」的售價卻已觸及底線,最後他甚至表示,如果王光英認為「沒有給其面子」,寧可取消交易。所以1984年4月至6月期間,即使王光英代表多次重提減價要求,但都被拒絕。6月23日,王光英代表甚至提出「可能取消交易」,李嘉誠更催促他盡快提出正式要求。 回看當日李嘉誠決意接受大手洽購,純粹出於可在地產市道呆滯時,讓發展商先套回大筆資金;同時當時他也相信,王光英的購買行動,是獲得中國有關部門的批准,認為沒有理由拒絕跟來自祖國的中國人做生意。 「城市花園」大手交易最終告吹。半年後地產市道復甦,長實在1985年3月一口氣推出所有單位發售,平均建呎764元,比起當初整批售予王光英的價格高出一成。

  5. 黃竹坑站上蓋住宅高價開售無承接今次長實與港鐵合作的三期BLUE COAST」推售在即,開價將會是市場焦點,《胡‧說樓市》幫你分析價單、揀樓供略!

  6. 0. 苦主個案. 2020年尾購入環海東岸銀主盤. 「這件事令我困擾多時,60多萬元的訂金,對很多人來說未必是很大金額的金錢,但卻是我全部積蓄。 」希望借90%按揭上車,最終鎖定紅磡「環海.東岸」的先生,在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當日,透過地產代理簽約,以600萬元購入一間由九建旗下財務公司放出的銀主盤,在2021年1月6日簽署了「正式買賣合約」,並定於2021年3月23日正式成交,原本一直相安無事,怎料2021年1月20日卻收到一份來自稅局的信件,表示要追收 「額外印花稅」 ,所以未能轉名。 成交前被稅務局追收「額外印花稅」 「因為突然要支付「額外印花稅」,無論我本人、地產代理、我委託的律師樓、對方的律師也感到佷突然,因為大家也沒有預過有「額外印花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