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1日 · 近日一段2011年的小學辯論賽冠軍賽的片段在社交媒體上重新引發熱議兩學校以香港兒童真幸福為題展開辯論片中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與協恩中學附屬小學的辯論對決一名女生突然激動地質問對手:「你哋係咪嬲我呀? 」,這句話瞬間在網上爆紅。 許多網民對此展開熱烈討論,有網民感嘆地說:「男人果然天生拗唔贏女人! 」這場辯論賽的片段不僅展現了學生們的辯論才能,也成為網上的話題焦點。 女生:「你哋係咪嬲我呀? 」獲友方男同學機智回應. 日期:2011年7月9日. 時間: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點:協恩中學. 辯題:香港兒童真幸福. 正方:油麻地天主教小學 (海泓道) 反方:協恩中學附屬小學. 辯論期間,反方小學女生突如其來一問「你哋係咪嬲咗我呀? 」不僅讓在場觀眾忍俊不禁,更引起了一陣哄動。

  2. 2024年4月17日 · 近日一段2011年小學辯論賽的影片在網上引起熱議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與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在2011年進行聯校小學辯論賽冠軍賽香港兒童真幸福為辯題當中的協恩女一句你係咪嬲咗我呀成為城中熱話早前有報導指出協恩團隊中一名女生即第二副辯現時在英國公司任職實習律師。 而影片中的女主角亦都被起底,事件發酵至今日,不少網民都期望有男方的消息,最終有九龍華仁書院的舊生報料陳同學的近況! 13年前聯校辯論賽冠軍賽. 一場兩間小學之間的聯校辯論賽冠軍賽,以「香港兒童真幸福」為辯題,引發了全城的關注。 正方代表是油麻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而反方則由協恩中學附屬小學擔當。 在激烈的自由辯論環節中,油天的陳姓男同學作為正方第二副辯,面對協恩女生的結辯反駁。

  3. 2019年4月7日 · 01|小學 – 打鐘定格. 那些年,返學第一天學的第一件事,就是聽到鐘聲後,需要先定格,等到老師說可以回到隊伍排隊,才可以慢慢走回自己班的位置,然後開始一個漫長的集會時間。 記得小學時如果集會時間太長,老師更會安排我們先坐下。 但是升上中學,即是早會長達1小時,都只能在操場上站著。 02|上、下午校. 小編以前是讀下午校,12:45才打鐘,每日可以睡到自然醒才上學,因此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常常說上課會睡著。 但相反,放學時間就十分夜,記得小六時每天都要補課,晚上7時才離開學校,對於12歲的小學生來說真的很夜。 03|長短週. 長短週同樣是半日制時代才有的制度,很多學校都會安排上下午校每隔一星期,就需要於星期六上半日學。 對於平時是上午校的學生不會太有影響,但對於下午校學生就像地獄一樣痛苦。

  4. 2024年1月24日 · 香港小學生午餐影片大陸爆紅! 飯盒1細節惹網民擔憂. 飲食熱話. C. Jan 24 2024. 近來抖音一段分享香港小學的午餐飯盒的影片引起了網民的討論和關注影片介紹了學生們的飯盒內容共有3個款式而且每個飯盒都搭配菜肉類以及飯或意粉不過當中一細節就令到大陸網民擔心會不夠營養即睇詳情! 香港學生午餐飯盒爆紅引大陸網民熱議! 從該條短短35秒的影片可見到香港小學的午餐情況,當中講述了香港小學有一小時的午餐時間,並同時展示了學生們的午膳飯盒。 影片中可見有3款飯盒,包括雞胸肉大白菜配白飯、咖喱薯仔番茄配意粉,以及冬瓜肉片大白菜配糙米飯,份量適中搭配健康,學生們都非常享受這些食物,有一位學生還豎起拇指高聲大讚:「Yummy」。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大陸網民熱議!

  5. 2024年1月2日 · judy. Jan 2 2024. 單身而又想生小朋友,有人會選擇人工受孕的方法,就如內地一名女強人,早年高調表示自己透過購買男性精子而成功受孕,並誕下兩名精靈可愛的女兒。 早前她曾一度宣布移居香港,安排女兒來港讀書,期間她分享了學校面試內容及心得。 而她為女兒報讀的學校更是貴族學校,天價學費震驚網民! 單身女CEO靠自己誕2女 安排女兒來港讀富貴學校. 現年35歲的內地女子葉海洋是某美妝品牌的創辦人兼CEO,她早年兩度遠赴美國購買同一「精主」的精子及進行試管嬰兒,且先後誕下兩名5國混血女兒Doris和Hatti,並獨力撫養她們。 身兼父職的葉海洋一直用心栽培女兒,早前更宣舉家移居香港。

  6. 2023年9月7日 · 原來是港澳培正中小學的北極考察團,一大一小的名額要價18萬,更提供了5個名額給小學部。 消息一出,引來家長界熱議,指「而家學校真係按住嚟搶」! 而該校校監、生態學教授、香港極地研究中心創辦人何建宗教授受訪時回應外界質疑「搶錢」的評論。 相關考察團近日終於完成並返港,有學生接受訪問時表示「同想像中好大出入」。 閱讀全文. 索價18萬中小學北極考察團返港 學生:同想像中好唔同. 培正中小學的北極考察團早前因索價18萬而備受社會關注,「奢侈程度」超乎想像。

  7. 2016年12月9日 · 收集舊課本的渠道有不少,劉智聰最常去拾荒,深入拆樓深處更是一場冒險,「香港就如一個大廢墟,所有的發展都建基於舊物舊樓上,不停拆毁舊記憶,建立全新的記憶。 」採訪那天,記者跟著闖進入一座位於九龍的舊樓,在9成空置的單位中,居然發掘出20年前的小學舊課本,劉智聰當然如獲至寶,「每本舊課本未必太大獨位意義,反而放在同一空間展示,可觀性和可能性較大。 教科書各個年代都有其特點,而劉智聰最愛收集的是30、40年的出版物,「主要收集自己成長的年代產物,70、80年代是最好的年代,60年代戰後,香港向著美好新世界進發,課本中會介紹最新事,連街市也是一種創新事,令人覺得當時的香港好有希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