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2日 · 遺傳性血病(血友病、地中海貧血、鐮刀型貧血)、 肌肉萎縮症、 多囊性腎病或 亨廷頓舞蹈症 基於最高誠信原則,投保人必須如實申報這些「重大事實」,包括準受保人與家庭成員之關係、所患的疾病名稱、現時的健康狀況、該疾病的病發年齡。

  2. 2024年5月2日 · 危疾保是保險產品中較為複雜的一種,因為涉及危疾種類眾多,保險公司亦一般會設下等候期等多個條款,如果你不幸有病史,或BMI值屬於過重或肥胖,可能都會影響核保。 Sun Life永明最新宣布推出3款危疾保險.

  3. 2019年11月28日 · 個案A﹕事主A投保危疾保險,曾向保險代理交代自己於懷孕時貧血,但代理稱,貧血很普通無須申報,事主A成功投保。 約一年後,事主A確疹血癌,索償時,保險公司以漏報病歷為由拒絕賠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12月15日 · 根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的經驗分享,指一般人平日較少接觸癌症資訊,一旦被確診未必有充分知識向醫生發問,反而會倒過來質疑醫生,甚至錯過了治療黃金時期。 謬誤一:化療或標靶藥的效果欠佳? 肺癌及肝癌病人,一般首選是接受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不少人一聽到化療已很抗拒,希望改為接受免疫治療,有些中產人士會doctor-shopping,期望有醫生「說出」符合他想要的治療方案,結果拖延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才進行治療,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謬誤二:化療導致「作嘔作悶」? 謝醫生指,不少病人對化療和電療的副作用存在誤解,例如化療導致「作嘔作悶」的副作用,現時已可透過藥物改善。 謬誤三:電療導致嚴重「生痱滋」?

  6. 2019年9月12日 · 90天後可獲100%保額的保障。 由確定懷孕開始,不少媽媽都變成緊張大師,深怕寶寶不健康、患有先天性疾病,每次產前檢查、嬰兒成長檢查,只求醫說一句OK就好。 一般來說,孕婦會在懷孕18至22周進行結構性超聲波,意在檢測約80%胎兒結構不正常狀況,而其他先天性疾病,則待新生兒檢查、或隨着兒童成長,才會被發現。 不過,大部分嬰兒都是健康的,為人父母亦不必過分憂慮。 為照顧者提供每月現金. 不少新款的危疾保險會為受保人的照顧者提供一段時間的現金,作為困難時期的經濟支援;而部分則提供居家護理服務。 以安盛「愛護同行危疾保障(加強版)」為例,如果受保人是18歲或以下,一旦患上危疾,父母或照顧者便可獲得每月2%保額的賠償,最長達17個月。

  7. 2022年7月13日 · 三份保單對BB的保障都是終生的,不同的是供款年期有別,當中友邦供款年期較另外兩間長達5年。. 他們所保的疾病其實大致相近,事實上小朋友未遇到相關疾病,對不少父母而言,這些疾病都只是一個「名詞」,即使知道保甚麼作用都不大,重要的是市面上的 ...

  8. 2024年4月8日 · 如果年滿70歲、超過入息或資產上限的老友記,可以考慮申請不設入息審查、俗稱「果金」的高齡津貼。 由2024年2月1日起,果金的每月金額為1,620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