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日 · 銅鑼灣舊樓電梯衝頂再急墮 婆婆跌傷. 銅鑼灣有42年樓齡的單幢大廈美蘭閣昨發生升降機意外一部升降機突然衝上頂樓再直墮18層機電署檢查後初步疑是感應器故障。. 繼兩個月前上水名都發生升降機事故致有女住客死亡銅鑼灣一幢有42年樓齡的單 ...

  2. 2023年8月23日 · 4招自保如下: 不要在升降機墮地前一刻跳起,並無幫助,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創傷。 如有公事包之類的物品,可用來墊高作為緩衝,減低升降機下墮時身體撞向地面的衝力。 如升降機內有扶手,應緊握扶手減少撞擊。 如電梯內人多,應微彎曲膝蓋.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副理事長謝景華早前表示,升降機意外發生前可能沒有任何徵兆,但乘客乘搭升降機時,聽到尖銳或很大的撞擊聲,最好盡快以安全方法離開機廂,並即時通知管理處,由升降機承辦商處理。 他又指,升降機上落時,或會出現少許撞擊,乘客亦毋須過份緊張,除非機箱大力搖晃,否則只是正常運作。 至於有市民指在電梯內不時會聽到風聲,謝指不需擔心,因現時不少大廈高達40至50,當升降機高速向上或下升降,會出現類似的「活塞效應」,風聲並非有問題的聲響。

  3. 2018年4月9日 · 確實難以定論! 黃啟漢認為搭升降機最佳自保法是緊握扶手之前曾發生升降機急降意外有人說站在中間位置的乘客傷勢比其他人嚴重可能因沒有即時握住扶手又可能機箱急速跌落機槽中間位置的緩衝器撞擊力或集中在升降機的中間位置。 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2015年出版的求生手冊,其中一篇正是有關升降機意外中如何自保。 4招自保如下: 不要在升降機墮地前一刻跳起,並無幫助,反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創傷。 如有公事包之類的物品,可用來墊高作為緩衝,減低升降機下墮時身體撞向地面的衝力。 如升降機內有扶手,應緊握扶手減少撞擊。 如電梯內人多,應微彎曲膝蓋. Lonely Planet求生手冊建議,遇升降機意外時,可用公事包墊高,以減低撞擊時身體碰撞地面。

  4. 2017年3月29日 · 周六在朗豪坊發生造成18傷的旺角朗豪坊通天梯意外負責該電梯的奧的斯發表聲明稱事件極為罕見保證會竭盡全力運用所有工程設計和安全事務的資源來處理今次事件。 奧的斯在聲明中強調與客戶視安全為首要任務,嚴格按照機電工程署的相關指引制定工作流程,奧的斯(香港)環境健康及安全董事黎華興在聲明中稱:「根據我在電梯行業33 年的經驗,我可以說,今次事件是極為罕見的。 他又指出奧的斯在1888年安裝全港首部升降機,個人對奧的斯的維修保養和安全系統充滿信心,保證會竭盡全力,運用所有工程、設計和安全事務的資源來處理今次事件。

  5. 2024年4月26日 · 港大則擬將1988年落成的梁銶琚樓轉型為研發中心為其中18個樓層進行空間重組和翻新涉及地下3層至13樓16樓和天台上層完成後提供約10,280平方米淨作業樓面面積。 其中約65%空間將用作開放式實驗室、研究設施和附屬空間,可容納至少50組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即約1,400人,有助推動協作和跨學科研究。 項目預計可改善研究實驗室空間不足的問題,未來港大各學術領域參與數據驅動和計算機運算科學及技術的專家、人才和學生,亦將以該中心為基地,有利推動多項新興領域協作研究活動,包括人工智能及人機相互作用、自動操作系統,以及地理空間信息及環境可持續發展。 點擊圖片放大. 中大及港大均擬於立法會財委會批准撥款後展開建造工程,分別預計約3年半及約2年竣工。

  6. 2018年5月23日 · 據悉,政府研究強制業主淘汰舊升降機,亦會設基金資助業主加裝安全零件。 機電署升降機諮詢委員會今23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有學者認為更換機齡年期應劃為30年但直言存在業主經濟負擔及電梯業人手不足的挑戰香港估計有近2萬部機齡逾30年的升降機以每部100至150萬計強制更換涉款以百億元計。 【延伸閱讀】 淘大花園換電梯 料涉款半億. 【延伸閱讀】強制換電梯 對症下藥解隱患? 繼荃灣海灣花園上月發生升降機急升撞機頂槽致一對夫妻頭破頸傷一度危殆,本月初上水名都巴黎閣更發生升降機奪命事故,令人關注升降機安全問題。 政府 2011曾推出升降機優化指引,鼓勵舊式升降機加裝安全裝置,但沒有約束力。

  7. 2022年11月12日 · 社交平台專頁香港交通及突發事故報料區今午3時許有網民發帖文指尖沙咀地鐵站一部扶手電梯疑故障發生炒電梯驚險意外多級梯級互相碰撞導致梯級齒與平層梳齒板間拱起及損壞安全裝置掣隨即啟動將電梯煞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