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8日 · 舊時人民生活簡樸生活上最重要的就是吃飯」,最大的娛樂可能就是看戲」(「大戲」,又稱粵劇」),所以不少廣東諺語都與吃飯看戲有關。 就今期的課題,相關的諺語有: 睇餸食飯;限米煮限飯;咩鑼鼓唱咩戲. 「餸」,粵語方言專用字,指下飯的菜。 「睇餸食飯」其實是廣東人同枱吃飯的規矩,意思是須按用膳人數及各款菜的分量進食,目的是讓各人都能吃到合理分量的菜。 後以此比喻按手頭資源來作行事規劃。 「限米煮限飯」(非「爛米煮爛飯」)指有「限」的「米」只可「煑」出有「限」的「飯」,亦即「米」的分量決定了「飯」的分量。 「米」比喻能力,「飯」比喻「成果/成效」,意為有限的能力只能做有限的事情,也意味着能力不高的不要奢望有很大的收穫;比喻做事得看環境或自身條件。

  2. 2019年12月17日 · 原來」、「」、「粵劇中幾種敲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廣東人就用查篤撐來表示睇大戲。 由於「查篤撐」的講法諧趣,後來就有人把此詞應用於不同的處境上。 話說回來,上述兩個電台節目的內容圍繞着娛樂圈的秘聞軼事。 由於主持人姓「查」,且她宣稱內容大多是「獨家猛料」,堪稱在行內無與匹敵,所以就起了這兩個既得意又有氣勢的名稱來。 外國人有以下的俗語: Storm in a teacup(茶杯裡的風波) Tempest in a teapot(茶壺裡的風暴) 意思是把一些小事無限擴大;又香港人把有「麻煩」意思的「trouble」譯作「茶煲」。 據此,讀者不難看出「茶煲裡的查篤撐」這個名稱的意念大有可能是來自上述資料的。 如是者,說來諷刺,這個節目名稱可謂名副其實,貼切不過。

  3. 2017年1月18日 · 2017-01-18. 早期的電影有戲橋介紹劇情並無逐句字幕翻譯。 網上圖片. 近年電影字幕的翻譯,越來越多採用廣東話,尤其是香港式的用語和本地流行的術語、俚語和所謂潮語等。 電影是高度的商業化活動,觀眾是消費者,本地化的字幕翻譯,自然增加觀眾對電影的投入感和享受,從而帶動票房效應,所以外國電影發行通常都有大陸、台灣和香港3個中文字幕的版本,以迎合不同的觀眾社群。 早期「戲橋」講梗概 無逐句字幕. 記得兒時看外國電影,一部片只有三數十張字幕幻燈片,並非每一句對白都有翻譯,用的是半文不白的書面語,只可以算是簡述。

  4. 2019年7月9日 · 舊時戲班做「神功」,陣容龐大的《六國大封相》屬例,當中當然少不了翻跟斗的「龍虎武師」的演出。 正因於此,「龍虎武師」的生計就有了 ...

  5. 2019年11月16日 · 2019-11-16. 香港話劇團《盛宴》早前於上海演出。. 香港話劇團提供. 全程粵語演出的香港話劇登上上海的舞台能否被觀眾接受?. 答案是出乎意料地 ...

  6. 2018年2月20日 · 香港新春是粵劇界僅次於神功戲的旺季尤其是雄霸市場的大型班買少見少之後有很多小型戲班冒起分別在港九新界各處會堂文娛中心演出熱鬧非常。 今年新春,有鳴芝聲巨型班霸在新光戲院一鎚鑼鼓演二十日,在沙田大會堂、高山劇場,都有劇團演出新劇喜劇或是傳統經典名劇。 在2月26日至28日高山劇場有一台戲是由梁兆明夥拍師妹梁燕飛,聯同阮德鏘、郭啟輝、林子青和杜詠心合演三齣經典名劇︰《呂布與貂蟬》、《蟠龍令》和《龍城虎將震聲威》。 這組合相當新穎,有來自湛江的梁兆明和梁燕飛,也有本港知名粵劇世家傳人阮德鏘,青苗新秀林子青、杜詠心和崛起得很快的丑生武生郭啟輝。

  7. 2019年4月7日 · 2019-04-07.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香港戲院改以播放電影為主,粵劇改以空地戲棚為演出的主要場地。 踏入八十年代隨着政府興建大量室內綜合表演場地粵劇戲班便成為這些表演場地的常客究竟粵劇在現代劇場表演有什麼特點呢? 我以一個傳媒製作人的身份,把過去觀察所得,向大家陳述一下。 特點之一是保留技藝性表演特色。 當演出者走進專業劇場,由於在封閉的環境演出,充足的燈光、靈敏的話筒,令觀眾集中精神觀看台上的演出,所以他們的要求必定較高,傳統技藝性的特徵理應減弱和淡化,例如上海越劇「歌劇化」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但粵劇除了在1920年代以白話代官話,用「軟弓組合」代替「硬弓組合」外,其它成功的改革都只達到豐富和提高傳統表演形式的效果,而沒有徹底改變它的面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