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Movieland 我的電影世界 Movieland 旨在介紹台長個人電影口味﹐近來尤愛邵氏及國泰電懋的經典電影。 這裡也好給記憶力日漸衰退的台長作資料備份﹐歡迎閣下前來一同分享﹑一同交流。

  2. 2023年2月4日 · 粵語片男星─張儀的十年電影路:「嶺光」頭牌小生、「銀壇淑女」丁瑩的銀幕情人;戲路先忠後奸的演技派. 回顧1960年代的香港粵語片圈,必會提及由製片人黃卓漢(1920~2004)籌辦的「嶺光影業」。. 說到「嶺光」,又必會聯想到其最倚重的女主角「銀壇淑女 ...

  3. 今日回顧,龍剛是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現代化的重要作者,不僅承先後,推展電影類型,革新影像技巧,作品更呈現香港成為現代都市過程中,本土意識的成長及各階段的 問題。

  4. 影評羅卡分析,這種「與上海孤島時期相似的氣候」廣泛出現在戰後與大陸變色(即1945至五0年代)的香港國語影壇,他進一步解釋:「影人都為了謀生局困於此,等候大氣候的轉變,對本地政權無歸屬感。 他們不便發表政見,對國家民族的情感只能以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現。 」也就是說,由於政治多變複雜,電影從業者為免觸犯當局、惹上麻煩,選擇自動禁聲,壓制對現實的不滿或反抗,避免直接暴露目前的惡劣現況。 這種將現在的憂慮投射到過去的心態,恰恰反映在〈長相思〉、〈歌女之歌〉(1948)、〈新娘萬歲〉(1952)一類在港拍成的電影,一如羅卡的結論:「無明確的地方背景,即有觸及社會問題,亦是普遍的人情世故,而非特定的香港中國人當年的切身問題。

  5. 歌聲舞影慶百年—「一見鍾情」講座粟子每每千里迢迢奔赴 香港電影資料館 看展覽,不免期待家鄉的國家電影資料館,也能時常舉辦類似華語影展的活動。

  6. 2024年1月22日 · 評分:76分 【一言以蔽之】:故事比較套路化,但演員魅力依然充滿可看性 香港警匪片曾經在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後來因為重複性過高而逐漸式微,雖然《無間道》之類的作品被視為香港警匪片的革新,但在那之後也

  7. 2018年1月22日 · 懷舊影集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對大多數四、五年級生的童年生活而言,60年代的電視節目除了卡通,如小精靈、妙妙貓、大力水手、太空飛鼠、兔寶寶、摩登原始人--是必看節目之外;黃俊雄布袋戲當然是記憶最深刻的童年回憶。. 除此之外,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