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MoneyHero. 2021年是MoneyHero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伴隨著香港市民,過去8年MoneyHero一直致力提升港人理財知識和能力。 疫情影響和改變生活,港人需要不同的理財技能和工具渡過艱難時刻,MoneyHero推出全新形象,包括新品牌標誌和標語等,伴大眾一起升級裝備自己,積極面對未來經濟變化。

  2. MoneyHero亦是全港首個平台推出旅遊保險即時報價功能,讓顧客即時獲得不同產品報價,決定後更可以立即購買,由比較到完成購買旅遊保險程序只需約3分鐘。 公正資訊、專業見解. MoneyHero編採獨立自主,嚴守編輯守則,確保概無利益衝突、編輯立場客觀公正,只從消費者最佳利益角度出發。 編輯團隊撰寫不同專題文章與各式理財資訊,行文簡單易明,提供豐富理財知識,更獲投資者和金融教育委員會 (IFEC) 頒發理財教育獎。 專題文章與各式理財資訊已上載到MoneyHero網站,供大眾免費閱讀,為你和每位香港人提供準確而可靠的理財資訊。 MoneyHero自2015年已是持牌保險經紀,受保險業監管局監督,透過持牌經紀代表提供最高標準、可靠的服務 (持牌保險經紀牌照號碼:FB1740)

  3. 我們仔細分析、比較、評論來自60多間金融機構的350多款金融產品,助你睇清睇楚,選出當下最切合你需要的金融產品,儲更多,賺更多。 我們以安全為重,採用嚴謹網絡保安措施,以達嚴格安全標準,保障你的個人資料,確保每月數以千計的金融產品申請程序安全穩固。 每月有超過200萬港人瀏覽MoneyHero網站,發掘不同理財、儲蓄、消費、投資資訊。 簡單比較,其實並不簡單. 「欲善其事,必先利器」,MoneyHero整理咗好多日常生活所需嘅理財工具,仲以用家角度出發,為不同人推介符合佢需要嘅精選優惠同信用卡。 MoneyHero平台一覽無遺,使用起來既方便又易用,內容亦不斷更新,緊貼市場資訊,值得信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日本城經營25年,現已成為家傳戶曉的品牌,在香港已開設超過200間門市,在家品零售市場獨佔鰲頭。 自2004年起,日本城屢屢獲獎,包括「超級品牌」、「優質服務商標」和「亞太500大連鎖店」等獎項,2006年又參加了「香港Q嘜優質服務計劃」,獲頒發優質服務奬項榮獲「正牌正貨」,確立其優質品牌的地位。 2013年, 日本城 母公司國際家居零售公司上市,市值一度高達20億港元,去年公司收入更高達19.51億。 究竟劉栢輝是如何將 日本城 變成眾所周知的家庭用品店呢? 因時制宜 隨機應變. 創辦人劉栢輝和拍擋早於1991年在北角開設第一間 日本城 店舖,初期以「均一價」作招徠,所有貨品均以10元出售,深受顧客歡迎,成功在家品市場中取得一席位。

  6. www.moneyhero.com.hk › en › pageAbout Us | Moneyhero

    MoneyHero is Hong Kong’s largest and most visited digital personal finance platform, on a mission to empower and connect Hong Kong consumers to a better financial future by giving them more clarity, control, and confidence over their financial decisions so they can earn more, save smarter and achieve their financial goals faster.

  7. 生於普通家庭的 楊聖武 自小在美國長大,早在12歲的時候已經試過售賣棒球卡,初嘗做生意的滋味。 由於他對所有棒球卡的價錢都瞭如指掌,猶如美國著名的《貝克特運動卡價格指南》一樣,於是其他人便為他起了「少年貝克特」(Boy Beckett)這個稱號。 從那時候起,年紀輕輕的楊聖武便開始和其他人進行交易買賣。 楊聖武15歲時已踏入社會,擔任電話銷售員。 短短半年,他已晉升至經理一職,管理20個年紀比他大一倍的員工。 他18至25歲時一邊上大學,一邊在幾間網絡公司全職工作,年薪高達15萬美元。 然而,他卻選擇在25歲時離職,並轉行引入許留山在美國的特許經營權。 當時他經常在店內製作芒果飲品,所以又被人稱為「芒果佬」。 楊聖武 在28歲時再次創業,進軍酒店家具業。 他坦言:「創業頭一年真的十分辛苦。

  8. 「牛一」是入市最佳時機. 在上升週期出現時,通常是經濟處於不景氣的時候。 這時,股市低迷,但開始有反彈跡象,正是入市時機,稱為牛市一期。 2016年港股處於牛一,即恒指在2016年2月12日跌至18278點時熊市已告一段落,轉熊為牛。 恒指在2016年有一個特徵,就是即使整體大市上升,惟盈利增長卻及不上指數升幅,參考彭博數據,恒指2016年每股預測盈利等同恒指的2185點(按年增長20.7%),但大市上升逾36%,反映市盈率上升了,買家對港股未來看法趨旺,這完全符合牛一的規律。 另外,2016年起基本上是板塊輪流炒,炒完科網,跟著是汽車、內房、內險及內銀,不少板塊均有理想表現,因為資金充裕,這亦是典型牛一特徵。 相關閱讀:何謂市盈率及市帳率? 計算市盈率高低投資優質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