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8日 · 持證金融治療師Traci S. Williams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在與子女劃分經濟界限時父母總是會經歷一場心理鬥爭。 」她表示子女成年後父母的財務支持常常是由於父母難以拒絕給自己心愛的子女錢——即便他們有能力養活自己。 但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絕對是需要權衡利弊的。 點擊圖片放大. 父母如何判斷是否財務溺愛? 作為父母,可能會問:「怎樣才算溺愛? Williams表示,當你看不到子女的財務增長時,就是溺愛。 假設你的成年子女一直出外揮霍,還計劃長假期去旅行,但他們甚至沒有錢支付自己的汽車保險——毫無疑問,你已經對他們保護過度了。 想想你的兒子,他與父母同住,或依然問你要生活費,聲稱這是為了能快點還清學生貸款,但當你檢查賬單時,卻沒有看到任何進展,顯然他在娛樂和外出就餐上超支了。

  2. 2020年11月25日 · 以下4大方法有助新手父母解決財務煩惱並引導子女創造財富。 1. 用零存整付滾大錢. 零存整付是指月供存款,要在指定時間內每月或每季把指定金額存入銀行,從而賺取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率。 零存整付利率在首次定存日起已經固定,利息每月會收滾存至下一期,達至複息效果。 一般銀行最低供款額為500元至2,000元不等,存款期可分為6至60個月,愈長的存款額利率通常愈高。 現時港元零存整付計劃中,以現時一家息率較好的銀行為例,每月存入2,000元港元,可選擇9至48個月存款期,年利率介乎1.3%至1.5%。 如果想以較低門檻入場慢慢儲錢,個別銀行最低每月供款額為500元。

  3. 2020年8月26日 · 一位媽媽在社交媒體分享其親證兩名兒子的理財經歷,得出一個結論:「存錢其實就是一場個人的意志賽。 該名媽媽在fb專頁社團《存錢公社》上貼文分享,提到兩個兒子就業時間差不多,薪也相當,但金錢觀卻大不同。 該名媽媽每年底也會做年度年度家庭財務表暨家庭成員的個人財務表,了解家人間的金錢用度與結餘。 第一年:大仔存款結餘3.5萬,細仔存款結餘17.8萬. 檢視存摺,大仔都是買線上遊戲、網購、吃美食刷卡等,生活開心愉快; 細仔除了每月留下3,000過日子,就幾乎沒有提款記錄了,物慾淡泊,舊衣舊鞋輕鬆自在。 第二年:大仔存款結餘6萬;細仔存款結餘32.9萬. 細仔也在這時買了儲蓄保單及醫療保單,這一筆接近40萬的花費,向媽媽借款再按月攤還。 第三年:大仔存款結餘15萬 醒覺調整財務開支.

  4.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5. 2019年11月25日 · 香港會計師公會社會服務工作小組成員潘宏烽表示,以往的教材以文字為主,今次推出漫畫書是希望迎合小朋友喜好,同時亦有文字讓家長導讀。 理財工作坊 對生涯規劃有幫助.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黃天忠主任指:「小朋友缺乏賺錢經驗,對金錢的認識停留在學科層面,欠缺應用方面的知識。 」主任認為,工作坊對學生的生涯規劃都有幫助,可以讓小朋友認識不同的職業。 【延伸閱讀】 【兒童理財】比併五間銀行兒童戶口 $10就可以幫子女儲蓄財富. 從小課金? 理財觀訓育齊把關. 對於小朋友用父母手機玩遊戲「課金」的事件,主任認為家長及學校可從理財觀念及訓育兩方面把關,避免類似事件出現。 此外,電子版《理財十課》第1至5冊已上載在 會計師公會網站 供公眾人士免費閱讀,公會預料餘下的5冊會於明年推出。 記者:曹佩鈞.

  6. 2024年4月1日 · 最後更新: 2024/04/01 09:21. 分享:. 財富自由|7年人工幾乎全作投資 前Google研究員29歲提早退休 分享財自5大關鍵. 印度裔美國男子Daniel George在2018年取得博士學位後,曾於Google秘密實驗室Google X工作,及後又在摩根大通擔任副總裁。.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開始 ...

  7. 2024年2月17日 · 2015年,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者進一步 發現 ,來自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孩子在2歲時的智商,平均比來自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的孩子低6分;到16歲時,這種差異幾乎增加了兩倍。 《 大西洋月刊 》也曾指出,與階級相關的環境效應會對兒童智商產生影響,因爲富裕家庭能提供更好的學校、更好的營養、更好的醫療保健、更好的考試準備和更好的社區,貧窮家庭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的條件就相對較差。 兒童快樂閱讀可提高智力. 不過,窮人孩子落後於富家子弟,這一命運也並非注定無法改變。 英國劍橋大學與中國復旦大學的學者近月發表的最新 研究 ,證明快樂閱讀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表現,無論父母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如何。 研究團隊招募了10,243名美國青少年,對他們進行臨床訪談、認知測試、心理和行為評估以及腦部掃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