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concordia international school 相關

    廣告
  2. Offering unique education pathway and 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Learn more. Trul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 Expatriate Children in Shanghai.Ages 2-18.

搜尋結果

  1. 2015年12月4日 · 外國老師發現:無法轉譯的「階級意識」正是東西文化根本差異. CO 肥皂箱 2015-12-04. 文/ 畢靜翰. 常常有人來問我:. 學長 / 學弟 / 學姊 / 學妹的英文到底是什麼? 恐怕,答案不是你想聽的. 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先從另外一個角度切入這個主題. 如果有外國人 ...

    • 法國學制如何讓知識、科技及技職教育並重
    • 馬克宏政府力圖改革,改出哪些方向
    • 法國人如何保護藝術,甚至把它自然「置入」在教育中
    • 教育及文化政策形塑社會人格
    • 推薦閱讀

    從出生到六歲以前為「托兒所」(École maternelle)。 六至十一歲的學齡兒童就讀「小學」(École Primaire)。如為公立,採男女混校、免學費。分兩個學習階段:包括 CP、CE1、CE2 的第一個階段,以及包括 CM1 和CM2 的第二個階段。校舍由政府負責維護。二○一四年,法國共計有三萬一千八百八十三所公立小學以及五千一百二十六所私立學校。 接下來是為期四年的「初級中學」(Collège),分為第六級、第五級、第四級、第三級。公立初中乃由地方公共教育機構(Établissements Publics Locaux d’Enseignement, EPLE)負責,初中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學生主動及自主的能力。 到了第三級尾聲,須參加一種國家文憑考試(Le Diplôme N...

    二○一七年十二月五日,「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PIRLS)以及「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rogramme International pour le Suivi des Acquis des Élèves, PISA)發布評鑑結果報告,法國於這兩個國際機構的排名都比過去退步。 幾小時後,布朗蓋(現任教育部長 Jean-Michel Blanquer)部長召開記者會:「我們必須走出這些關於教育的循環辯論。這兩個報告將對檢查員和教師的實務工作很有價值。」布朗蓋隨後提出以下幾點改革主張: 布朗蓋公開反對法式教育體制中最重視的「機會平等主義」的主張,他更看重的是學校以及學生的自主性,而非系統性地箝...

    法國藝術界的多樣性一直被視為法國國寶。文化部長法斯娃‧尼森(Françoise Nyssen)卻提醒:「不要把現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要忘記,最有價值的,往往也是最脆弱的。多樣性是一場必須持續不斷的抗爭。在市場規律面前,爭取藝術家的獨立、被認可,以及獲得公平的報酬。反對因金錢與獲利至上的要求而放棄多元的藝術景觀。這是對創造、文化節目和傳播自由的不妥協的保護。反對預防性的審查意圖、極端主義和民粹主義。」 她不斷重申藝術和文化在法國社會中的重要性,並主張民主化藝術實踐、允許各地文化多樣性、向年輕人開放。 她向全法國有志之士喊話:「我們有責任共同站在一起,反抗全球化帶來的標準化幽靈。面對國內經濟、社會以及政治挑戰,我們更要堅守我們的文化模式。在預算的分配上,我們要能反映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表現法...

    自馬克宏上任以來,舉國上下花費長達一年的時間,對教育改革及文化政策進行熱烈討論。各界教育人士、社會學家皆透過各大媒體平台設立的論壇,展開正反不同意見的辯論,為這個足以影響國家社會整體未來發展方向的國之大政,提出諍言。 法國得以成為全世界教育及研究,思想家、藝術家及世界一流的技術人員輩出的國度,得力於他們擁有一個理論與實務並重、知識與技能並駕齊驅、善於拔擢人才、培育人才的教育機構。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國家機構來打破階級的藩籬,只要有才幹,無分出身,都可因適性適才適用而擁有一片發展的天空。 反觀台灣,歷數十年教改,發展至今,怨聲載道,教師無所適從,政治主導下的意識型態教育、功利主義至上的學習風氣,再再使得我們的教育錯失了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多元教學的可能。 而一味地重理工、輕社科以及人文藝術教育,...

    【老師年薪比清潔隊員少】如果想透過教育翻轉階級,為何美國不重視老師還給低薪? 當法律系畢業也成為高學歷難民,全球高失業率代表教育無法翻轉人生? 台灣在國際人才爭奪戰場上節節敗退,教育部長究竟知不知道戰場在哪裡? 美國公立學校有錢也不一定能進!真實經歷告訴你,資本主義的教育如何用錢堆出來 沒有標準答案怎麼算分?從一張法國初中講義看懂歐洲人文教育精神 為什麼非要上哲學課?從法國哲學課程看台灣人文教育缺少的「那堂課」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這才是法國》,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Free photo on pxhere。)

  2. 2019年10月17日 · 有兩種教育模式,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一種是「成績至上」的:這種學校,會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法,讓老師把「標準化」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 這種學校,會重視上課紀律,要求學生必須「服從」老師的教學安排。. 這種學校,會獎勵服從的學生 ...

  3. 2016年2月25日 · 釐清理想與現實. 面對這個問題, 我認為可以從底下兩個核心的思考方向, 來釐清真正的重點,也幫助父母做出最後的決定。 1、你和另一半的財力如何? 想要給孩子怎樣的環境與價值觀? 如果不夠有錢,卻硬要讓孩子念私立小學,真的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原本家庭還能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每年可以全家出遊個幾次,卻因為想讓孩子念私立學校,這些娛樂得全部犧牲。 某些父母心裡想的,也許是「自己小時候沒有,所以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甚至覺得「私立學校孩子的父母非富即貴,能先為自己孩子打下未來的良好人脈」。 我只能說,會這麼幻想的父母,真的是想太多也太天真了 。 當你想要給孩子「最好的」,卻沒有同時讓他們知道這些「最好的」東西,是父母如何胼手胝足打拼出來的時候,他們只會拿得心安理得、用得理所當然。

  4. 2017年7月11日 · 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上個月3日受邀至兒子就讀的中學(知名男校Cardigan Mountain School)發表畢業致詞,他的致詞裡面沒有「前程似錦、鵬程萬里」,卻希望台下所有學生能遭遇「不幸」、「挫敗」甚至是「被背叛」。

  5. 2016年8月19日 · 個人認為以下幾個方法非常實用: 1. 充實基本知識,尤其是歷史、地理和經濟相關知識. 在科學研究上,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並確認「事實」,再來進行「推論」,之後是實驗(當然,國際觀沒辦法做實驗)。 對於國際觀而言,基本的事實就是歷史、地理和經濟相關知識,因為再強大的電腦,沒有儲存基本程式碼,也無法運作,所以先充實相關基本知識,可說是培養國際觀的第一步。 例如:敘利亞內戰是因為經濟和宗教教派問題而起,但多數台灣人對於伊斯蘭教分裂成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基本知識不了解,就會覺得「都信同一個宗教,為什麼要互相打來打去? 」。 更有甚者,對於一些報章媒體亂七八糟的分析,若沒有基本知識做為分析過濾的「濾網」,就很容易被誤導。

  6. 2021年8月20日 · 中央社 2021-08-20.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台東原住民實驗小學南王 Puyuma 花環實驗小學(簡稱花環實小),布滿卑南族古老故事彩繪。 辦學校長久將.沙哇萬說,教育的理想是連結孩子跟土地,培養孩子擁有開闊視野 ,成為更自信的下一代。 (責任編輯:陳怡君) 花環實小名稱來自卑南族語 kipuaputr,意指「值得配戴花環的人」。 圖為學生著卑南族傳統服飾。 (圖片來源: 攝影看世界截圖 )) 台東花環實小校園中,女孩正專注地看著相機觀景窗,前一秒還在摸索快門位置,後一秒隨即用鏡頭記錄下同學們在小米田旁嬉鬧玩耍的樣子。 在台東這所 2018 年轉型為原住民實驗學校的「南王 Puyuma 花環實驗小學」(簡稱花環實小),學生已習慣觸摸生活、透過實作學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