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30日 · 【明報專訊】曾揭發港鐵沙中線偷工減料、落選2021年立法會港島東直選的建築工程師潘焯鴻(圖,楊佩珊攝),其公司涉嫌拖欠前助手潘麒智薪金,勞資審裁處昨日裁定申索人勝訴,潘的公司須支付逾10萬元欠薪及代支雜費等款項,繳交3300元訟費。潘焯鴻在庭外稱會上訴,批評「官水平好低」。

  2. 2021年3月29日 · 【明報專訊】香港近年政治環境下,唔少人移民離開,原來當中包括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Fermi)。 國際關係學者沈旭暉前晚上載訪問Fermi嘅片段,Fermi話離港係「百般不情願,亦好突然」,去到外國亦好記掛香港初選47人案等事態發展。 Fermi現時開始適應外地生活,本身由內地來港嘅佢,形容自己係「人生第二次做新移民」,同時亦覺得要畀心機,睇吓有冇乜嘢可以做。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3. 2024年4月9日 · 【明報專訊】《瑪嘉烈與大衛系列》是ViuTV招牌作,林保怡與周家怡主演《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綠豆》是開台劇,獲外界極高評價,後來的《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前度》,年輕版大衛與瑪嘉烈由劉俊謙與袁澧林飾演,令人印象深刻。 相隔7年的《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絲絲》換上陳湛文、廖子妤,他們演繹不一樣的瑪嘉烈與大衛,除了愛情世界,也走進了現實生活,感受香港氛圍的轉變,更貼地。 記者:唐嘉晞. 攝影:劉永銳.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絲絲》共15集,已進入結局篇,大結局(本周五播)是個半小時加長版。 原著小說作者兼劇集監製南方舞廳稱,看《絲絲》的觀眾較含蓄與慢熱,可能有疑問與不解,就由她跟導演曾憲寧親自解答疑問。

  4. 2024年3月25日 · 《命轉皇后》改編內地作家時鏡的小說《坤寧》,故事講述姜雪寧幾經坎坷終當上皇后,卻遭遇宮變最終自殺,其實這一切只是作家姜寧筆下作品,她不滿意結局,決定重啟姜雪寧人生,讓她帶着前世記憶改寫命運。 「重啟人生」後的姜雪寧夢想遠離權力,主宰自己人生,不過陰差陽錯還是入宮做了伴讀,成為權謀帝師謝危學生,姜雪寧一邊接受謝危教導,學習策略,一邊計劃拯救燕臨(周峻緯飾),並與張遮(王星越飾)一起深入敵營,揭露平南王的陰謀。 最終姜雪寧與謝危情感加深,攜手解開過去恩怨,共譜美好未來。 白鹿羨慕角色果斷有勇氣. 姜雪寧是個努力爬上后位的「心機女」角色,但在白鹿眼中姜雪寧像棵倔強的小草,「她身上有一些我很羨慕,也很嚮往的氣質,如她很果斷、有勇氣,蠻堅強的」。

  5. 2024年4月16日 · 亞視前主席、麗新集團創辦人「林伯」林百欣2005年因病逝世,留下逾29億元遺產沒分予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 兩母女入稟爭議遺囑無效,案件今(16日)於高院續審。 林百欣草擬遺囑時在場的律師作供憶述,同事張定球提高聲量謂「林伯,你張平安書,我做你執行人喎」,提及「排頭坑啲地俾Peter(林建岳)」,張扼要向林覆述遺囑重點。 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2011年興訟,質疑林百欣受腦退化症影響而立遺囑。 林百欣遺產管理人張定球早前去世,兩名律師接手管理。 張一方透露,林百欣遺產約29.2億元,但三房母女稱遺產達600億。 庭上提及,兩母女稍後會出庭作供。

  6. 2021年5月18日 · 警方稱該主腦仍透過前來探監的集團成員給予指示營運網站,並聘用科技公司替網站編寫手機程式。 警方昨日(17日)採取行動,搜查全港18個地方,包括住宅及公司,拘捕12名男子,年齡25至59歲,包括前sex141.com集團主腦陳豹智,2019年他與妻子在內的12人被裁定串謀放高利貸、依靠妓女維生及洗黑錢等26罪罪成,被判監48個月。 警方在部分公屋單位的夾萬內檢獲逾100萬元現金,以及一批電腦、電話、電話卡、宣傳網站的卡片等。 另在一間與其合作的科技公司辦公室搜獲編寫召妓應用程式的草稿,並凍結約250萬元資產。 警方指出,在該網站刊登妓女廣告7天收費700元,仍在調查有關生意額。

  7. 2024年5月5日 · 《華爾街日報》(WSJ)上周五(3日)報道,在示威熱點之一的哥倫比亞大學,有學生數月前便開始跟親巴人組織、資深學運領袖,以至前極左翼組織成員接觸,學習紮營佔領、應對拘捕等示威策略,而這些左翼組織和成員也鼓勵學生們要求校方終止跟以色列有關的投資,並向他們灌輸「哈馬斯並非邪惡」等信息。 有學者則指出,外部參與只是示威的其一因素,但他們的確利用了學生對加沙暴力的憤怒。 鼓勵學生促校方停涉以投資.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哥大學生在上周二警方清場鎮壓示威前數星期以至數月,已開始向「全國學生爭取巴勒斯坦正義」(NSJP)組織、資深校園示威搞手,以及已解散的極左翼非裔人權組織「黑豹黨」成員取經,其中數名前黑豹黨成員指點他們處理示威內部糾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