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明報專訊】35年前 春夏之交除 改寫中國近代走勢,1989年6月4日對千里之外 波蘭都有歷史意義,當年波蘭議會首次舉辦部分自由直選,其後波蘭走向共和,推倒蘇聯鐵幕。波蘭駐港總領事館噚日 社交網站出帖重提呢段歷史,話「If history taught us anything, it is that we cannot take freedom for granted(如果歷史教 ...

  2. 2019年2月1日 · 【明報專訊】沙中線紅磡站南面、北面連接隧道及列車停放處3處工程,被揭發驗收的「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表格)紀錄不齊,北面連接隧道更失...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前日提出全線檢視沙中線10車站工程。 據了解,政府部門昨日起檢視土瓜灣站和鑽石山站,包括到地盤抽樣檢視RISC表格,以確定工程... 詳情.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昨更新八大專科門診輪候時間,港島西醫院聯網骨科淪為「重災區」,最長達166周,即達3.2年(以一年52周推算),比半年... 詳情.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3. 2015年10月2日 · [2015.10.02]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我們的人生有着各種際遇,但經過各種跌碰磨練後,卻漸漸聽到「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句話。 不爭第一,以免爭個焦頭爛額;也不做最後,以免落後於人。 於隊伍的中游來回移動,為保小小的安逸而甘於沒入人群當中,看似非常明智,實現理想人生,但事實又是如此嗎? 無可否認,「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有其切實的好處。 不做第一,就不用承受爭取與維持「第一」的巨大壓力,也不用承擔「槍打出頭鳥」的風險。 不做最後,則不用被沉重的挫敗感壓倒,不用被他人訕笑和蔑視,更不會落後於人、吃大虧。 跟隨他人步伐,徘徊於中游位置,輕鬆地獲得一點利益又不至於吃虧,似是最美滿的處世之道。 但是,這種處世態度真的對個人發展,甚至整個社會有益嗎?

  4. 2018年9月27日 · 【明報專訊】為推動可持續發展,本港政府於2014年提出《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目標在2020年或之前,將人均都市固體廢物棄置率減少40% (與2011年相比),並以減少廚餘作為重點之一。 美國率先實施《好撒瑪利亞人食品捐贈法案》,意大利、加拿大及澳洲部分省份相繼訂立類似法例,免除食物捐贈者的法律責任,推動食品捐贈。 香港應否仿效外國,在港推行類似規例? 事件背景. 美國於1996年制定《好撒瑪利亞人食品捐贈法案》,保障向非牟利機構捐贈食物者,若捐出的食物符合法定標準,且是本着真誠而捐贈,並確實相信食物可安全食用等,則毋須負上由捐出食物的性質、食用期、包裝或狀况所引起的法律責任。 此法旨在鼓勵商戶捐贈食物,減少浪費,又可援助弱勢社群。

  5. 2016年11月3日 · 家庭醫生劉秉純介紹,帶狀孢疹是由水痘帶狀孢疹病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俗稱蜘蛛瘡、生蛇、皮蛇、白蛇、飛蛇。 此病的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佈,伴有明顯神經痛。 它通常好發於四十歲以上、曾經患過水痘的人,每三個人就有一人可能會患上,是寄居在人類身體的常客。 它通過人傳人的飛沫感染而傳播,當人過度勞累,緊張或者是季節變換之際,就容易發病。 小童發病的案例則比較罕見。 65歲以上人士、兒時曾染有水痘或者是長期病患者、孕婦等,都容易染上此病。 衛生廳方面估計,目前安省有大約85萬老人屬於上述年齡層,除上述年齡段之外,凡是在1945年出生的老人家,在今年內也可以享受到這項免費服務。

  6. 2021年10月15日 · 內容分析. 用今天的話,「與」就是付出,「取」就是回報。 「與」和「取」,「付出」與「回報」之間,有着密切的因果關係,正如要領取薪酬要先幹活,要獲得上司信任賞識要先做好份內工作,要得到下屬敬重必先恩禮有加。 沒有付出,又何來回報? 只「取」而不「與」,看似得益最大,其實卻在不斷消耗本身的能量。 例如錦衣玉食的紈絝子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最後坐吃山空,活不下去了。 不過,桓譚這句話所講的付出,主要針對「給與別人」: (表) 應用與感悟.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有付出才有回報。 劉備三顧草廬、孔明鞠躬盡瘁、王祥卧冰求鯉、孔融讓梨、梁鴻夫婦舉案齊眉,都是感情上,以至物質上的付出,故忠孝之名、兄友弟恭的關係、夫妻間的恩愛,就是隨之而來的得着。

  7. 2024年4月29日 · 詳情. 解讀關鍵詞:海外利益安全 Overseas Interests Security. 【明報專訊】海外利益安全包括保護海外中國公民、機構、企業安全和正當權益,也包括保護國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脅和侵害。 出兵維和逾30年 ... 詳情. 法治教育:預設醫療指示. 【明報專訊】現時重症病人可訂立「預設醫療指示(AMD)」,患者一旦無能力做決定且符合特定病况或情况時,可中止維生治療。 然而,縱使AMD合乎普... 詳情. 【明報專訊】1. 是 2. 否 3. 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 詳情.

  1. 相關搜尋

    gra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