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0日 · 為事主接生的時任伊院婦產科駐院醫生李自菁供稱當晚9時18分她見胎兒心跳在事主宮縮時減慢而事主子宮頸已全開10度平衡風險後決定以真空吸引術為她接生女嬰約9時半出生醫生為她縫合陰道撕裂傷口但事主在9時35分出血幾分鐘後估算 ...

  2. 優殖有限公司(EggLogics Limited)董事長李天立(圖)表示,體外人工受孕(IVF)服務過去數十年雖然有改進,但仍然有不少「痛點」,以及有些副作用等。 以成功率為例,這是因人而異,因為標準差相當大。 若以平均數來說,在35歲時成功率約50%;35歲後逐漸下降,到了41歲時,成功率只有約9%。 另一方面,在35歲之後接受體外人工受孕,出現某些遺傳病(如唐氏綜合症等)的機率會以幾何級數上升。 費用方面,以公立醫院的公立服務最廉宜,約1萬至3萬元,接收條件最嚴格,包括當事人必須已婚及年滿35歲,必須是一夫一妻婚姻(不接受外國同性婚姻),並有特別醫療原因,以及輪候時間較長(大約一年半)。 其次是公立醫院的私立服務,收費約6萬至8萬元,輪候時間相對較短。

  3. 2020年7月6日 · 【明報專訊】香港每4個女性便有1人患上子宮肌瘤,不少患者飽受「血崩」煎熬,甚至貧血、暈眩、尿頻、凸肚腩。 然而,超過50%患者卻毫無徵狀,肌瘤隨年月增大而渾然不知。 而一直被認定為良性的子宮肌瘤,近年醫學界發現有「變惡」風險。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4. 2020年8月17日 · 香港臨牀血液管理學會及多名醫生建議推動病人血液管理」,包括在病人手術前補充鐵質手術中減少出血手術後以運動加快恢復等減少接受手術病人用血需求以應付血液供應短缺問題

  5. 2024年4月30日 · 清晨6時許,一名10多歲中學女生疑在將軍澳日出康城6期對開行人天橋墮下,倒臥路邊,途人見狀報警。救護員接報趕至,女事主頭部受傷流血,大腿骨折,仍然清醒,於是將她送往伊利沙伯醫院。警方經初步調查,列作企圖自殺,事件原因仍有待了解。

  6. 2024年3月12日 · 明報專訊六旬婦昨午在香港仔華富邨寓所懷疑煮食期間意外焫着衣物半身着火衝出走廊求救鄰居見狀協力將火救熄惟事主當場證實死亡。 警方初步調查後相信現階段無證據顯示案件涉及刑事成分。 昨中午約12時,警方接獲3人報案指聽到女子高呼救命,其後於華富邨華明樓12樓走廊見女子身上着火,消防接報後趕赴現場。 63歲姓江女戶主倒臥單位外,上半身多處燒傷,證實死亡。 警員封鎖現場調查,死者家人趕返了解。 死者行動不便 三口居華富邨. 消息指,江婦行動不便,需以拐杖輔助步行,一家三口住上址,事發時她獨自在家並使用煤氣爐蒸煮食品,其間棉質衣物後方遭火燒着,她衝出屋外求救,多名街坊合力用水及滅火筒將火救熄,消防到場時事主身上火種已撲滅,惟背部嚴重燒傷,明顯死亡。 警方懷疑事主煮食時意外燃點衣服並引起火警。

  7. 2024年4月29日 · 最新的審計報告揭示香港牙科街症服務縮減,導致病人需大排長龍。. 近日港人尋求內地牙科診所服務成了大熱話題。. 專家提醒,無論在任何地方求醫,最緊要有詳細病歷,了解治療方案及風險,切勿輕信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內容。. 近年內地牙醫集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