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服務內容. 服務單張. 計劃背景. 香港離婚率一直高企,而據香港統計處2022資料,1991年至2021年期間,結婚的數字大致呈上升趨勢,而離婚的數目在過去約20年有所上升。 而離婚率由1996年至2020年期間發出的離婚令由9,473份猛增至16,020份,增加約70%。 以2018年數字來看,結婚人數為49,331宗,而當中涉及再婚佔17,467宗,再婚率為35%。 勞工及福利局公佈的《 2021年香港女性數字》顯示,本港有15,832對再婚夫婦,佔登記婚姻總數的35%。 2020年,有6,523對夫婦其中一方或雙方再婚儘管由於COVID-19 大流行,登記結婚人數普遍下降,但仍佔婚姻總數的23% 左右。

  2. 教友婚姻輔導服務. 服務單張. 婚姻輔導宗旨. 婚姻輔導服務旨在協助正處於婚姻困境的教友夫婦,提昇受助者積極面對婚姻困難之能力,邁向健康的婚姻關係。 輔導員簡介. 本會婚姻輔導員皆為註冊社工,皆具備社會工作學位,曾接受不同婚姻輔導及家庭治療之專業培訓,及富有婚姻輔導實務經驗。 並為天主教教徒。 梁芷凌女士. 輔導服務對象. 正在面對婚姻困難的夫婦或個人 (需至少一方為天主教教友、慕道者) 輔導服務內容. 當事人在輔導服務中經常提出的問題包括: 服務收費. 「香港天主教教區資助計劃」婚姻輔導收費. 若成功申請資助計劃,個人每次將可獲得$200港元資助,夫婦每次將可獲得$300港元資助。 (最多可獲資助五次面談) 服務查詢. 電話: 2810 1104. 傳真: 2526 3376.

  3.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可以透過觀察女性的黏液而斷定可孕期從而協助難孕或不育的夫婦增加懷孕的機會率;暫時避免懷孕及了解自己和配偶的生殖健康。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好處. 全天然. 沒有副作用. 真正了解自己及配偶的生殖健康. 增加夫婦的親密感. 有助夫婦溝通. 是一個天主教認可的家庭計劃,因為沒有阻礙生育力. 完美表達夫婦彼此交付.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如何協助有生育困難的夫婦.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找出真正阻礙懷孕的原因,例如: 子宮頸沾黏不足. 荷爾蒙分泌失調. 卵巢多囊症. 男方精子問題. 並透過自然生育技術 (NaPro Technology) 以西醫的方式調理身體,對症下藥或改善生殖健康,從邢增加懷孕的機會.

  4. 透過提供輔導服務,本中心輔導員與當事人共同評估當事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發展有效處理問題的方法,幫助個人調適情緒,從而培養健康的人生。 婚姻輔導. 夫婦溝通與衝突. 建立夫婦親密關係. 夫婦性愛生活. 處理婚外情危機. 育兒及子女管教. 家庭關係. 姻親關係. 個人輔導. 情緒健康(如抑鬱、焦慮) 人際關係. 戀愛/婚前關係. 工作壓力. 個人成長發展. 輔導員簡介. 本中心輔導員擁有多年從事輔導的經驗及培訓。 更多資料. 輔導內容 嚴守保密. 服務時間及收費. 備註: 本輔導服務由香港公益金贊助部份經費。 服務地點. 香港皇后大道中181號. 新紀元廣場低座1樓101室. (鄰近上環港鐵站E2出口) 查詢. 電話:2810 1104. 傳真:2526 3376.

  5. 「親和坊」旨在為有需要的離異家庭提供一站式「以孩為本」的共享親職支援服務,協助離異父母及孩子療癒傷痛、學習新的相處模式,共建親職計劃,並讓孩子能與父母雙方保持穩定的聯繫,繼續擁有父母雙方的愛與關懷。 服務目標. 促進離異父母,有效地履行「以孩為本」的父母責任. 協助離異家庭的孩子過渡因家庭變遷所帶來的壓力. 提供親子接觸機會,讓孩子可在一個安全及友善的環境,與非同住父/母保持正面的接觸. 向公眾人士推廣離異父母責任及共享親職的理念. 服務內容 (給父母的服務) 「共享親職」輔導服務. 親職協調服務. 督導聯繫服務及交接. 「以孩為本」共享親職工作坊及講座. 治療性小組及課程. 同路人互助小組及義工服務. 服務內容 (給孩子的服務) 孩子適應輔導及小組. 服務內容 (給家庭的服務)

  6. 我們率先推出了各種嶄新的家庭及婚姻服務,如為天主教未婚夫婦而設的教友婚前培育計劃。 在2000至2001年,FOCCUS婚前評估服務、性障礙治療服務和教友補禮亦相繼成立。

  7. 」觀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如何在互動中影響自己和對方是我經常的練習,再思考一些互動問題:1. 1)我與伴侶的關係像甚麼? 2)在互動中,我怎麼參與? 3)過去與現在的角色有沒有不同? 4)是甚麼讓關係模式不一樣了? 5)要改變這樣的關係,我可以怎麼做呢? 6)如何成熟地處理自己的期望和情緒? 過程中,我得到領悟。 面對溝通阻礙與關係窒礙,我先處理自己,化改變對方的期待為對自己的好奇,先檢視自己的「貢獻」及回應的方式,是否反而或可能激發了負面的互動模式,強化了對方的抗拒和防衛,使溝通越溝越糟。 在一段關係之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二人關係的素質,我要負上一半責任。 關係是互動的結果,我們要看見自己是如何參與其中。 共勉之! 註釋. 1. 羅子琦 (2022 )。 《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