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3日 · 菅野美穗在1993年演出電視劇《雙胞胎教師》當中的一名學生,正式以演員身分出道,年僅15歲的她綁著兩條辮子,純真可愛、清新脫俗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出道三年,她就主演第一部作品《變身》(蜥蜴女孩),以自然細膩的演技獲得好評。 菅野美穗和武田真治共演的《輕輕緊握你的手》是她演藝生涯重要的代表作,在劇中扮演聽障者,奠定實力派演員的地位。 除了楚楚可憐的角色,菅野美穗也擅長飾演邪惡的反派,接連演出《富江 高校惡靈》和《催眠》兩部恐怖片,演技和扮相都讓人毛骨悚然。 後來在電影《惡女花魁》雖然不是主角,可是強大的氣場以及孤傲的性格,相當具有魄力! 不只演技精湛,菅野美穗也會唱歌,她在2000年以電視劇《請給我愛》劇中人物「蓮井朱夏」的名義發行單曲〈ZOO〜愛をください〜〉,甚至熱賣50萬張。

  2. 2019年7月16日 · 每一個當下都很重要. 而聊到了「解憂電影院」這個單元,水尢不諱言地說,大部分來信詢問的讀者,都還是以年輕的朋友為主。 「十幾、二十歲的朋友,由於沒有那麼豐富的社會歷練,看事情常常會覺得就是一個問題一個答案,忽略了自己其實還有選擇。 」水尢所歸結出來的這個現象,不也就是所謂的青春嗎? 面對青春中不同的卡關、不同的進退兩難,水尢舉了他們替電影《模犯生》撰寫的金句,來作為回應:「人生沒有不能回頭的路,有時你只是忘了還可以轉身。 」 對於這樣的選擇,水尢自有一番解釋,就像《穿著Prada的惡魔》裡,安・海瑟薇飾演的安迪一角,雖然一開始進入時尚雜誌,並不是她最想從事的工作,但她仍盡力做到最好,也才在最後,有其他的選擇而可以離開原先的職位。 「讓自己擁有選擇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3. 2019年8月6日 · 這意味著 內向者的大腦十分忙碌,他們總是在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 在發表言論之前,他們更加傾向於從自身的長期記憶裡提取信息避免說錯話。 也就是說,對內向者的大腦來說,很少有一件事是真正容易處理的。 外向者能夠及時輕鬆應對各種環境時,內向者卻不能,因為他們的大腦不允許這樣運行。 Neo 也解釋了:「這就是為什麼內向者在面對社交場景時會感到焦慮,甚至會被人們認為有點『精神敏感』的原因了。

  4. 2018年5月30日 · 簡單來說,就是你非常了解真實的自己。 自我意識( Self-Awareness)的概念最早在 1972 年由心理學家 Duval Shelley 和Wicklund Robert 提出,他們認為有良好自我意識的人,能夠: – 清楚自己的優缺點和行事動機. – 精準闡述自己的人生觀和信念. – 掌握自己的情緒. #提升自我意識有什麼好處? 1. 更有機會成為領導者. 2. 擁有更美好的人際互動關係. 3. 掌握職場及人生未來的方向. 哈佛商業評論的專欄作家 Victor Lipman 認為, 領導階級的人士都有很好的自我意識。 他們了解自己的強項和不足,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和團隊,同時具備良好的自我表述與溝通能力。 自我意識越高,意味著邁向整體成功的機率越高,也能有更好的生活滿意度。

    • 所羅門‧阿希的從眾實驗
    • 即使只有一個「異見」,也能讓事情變得不一樣
    • 尋找獨立意見
    • 先問自己:「為什麼要改變?」
    • 一個不同的意見,就能打破共識的力量
    • 延伸閱讀

    關於這個現象的經典研究,是1951年由影響深遠的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Solomon Asch)所做的。在所羅門‧阿希最初的研究,受測者會看到兩張並排的卡片。一張卡片上的線,是這個實驗的標準線。另一邊有三條線供比較,其中有一條與標準線的長度一樣。人們會看到一連串的卡片。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只要挑出與標準線一樣長的線即可。這任務並不困難,也沒有模糊地帶。在三條線當中,有一條線與標準線完全等長,另外兩條很明顯的較長或較短。當人們單獨挑選等長線時,沒有絲毫困難就挑出正確的線,答案再簡單不過。 在其中一項實驗情境中,研究者找了七到九人一組參與實驗,其中只有一位是不知情的參與者。其他人則是實驗的付費臨演。這幾個臨演組成一個意見一致的「錯誤多數」,實驗想要測試的問題是:不知情的受測者,是否會追隨別人意見,...

    多數派擁有讓我們不經仔細思考,就依循並同意的強大力量,事實上它有弱點,只是並不明顯。弱點就在於它仰賴共識,尤其當共識被挑戰時,弱點尤其顯著。這也就是為什麼,異見具備解放我們獨立思考、「知己之所知」的力量。影響多數力量最重要的變因,莫過於全體一致同意。只要一個人挑戰共識,就能削弱多數的力量,增加我們獨立思考能力,不至於認同錯誤的判斷。

    如我們之前所見,人們會假定多數人的看法與行動是正確合宜的。他們也擔心,若不加入多數派,可能會得到負面的後果。也因此,人們常常自動、甚至盲目地追隨或同意多數意見,就算多數意見不正確。 唯有破解多數的力量,人們才能更慎重、更有能力去衡量多數意見的價值。打破多數力量有幾個方法,一個方法是透過匿名。在一些研究中,就是簡單用板子把人隔開,讓他們不能看到彼此。另一個方法,就是讓人能以匿名或是書面的方式,投票或表達意見。這些方式能有效降低人們「淪為少數」或「受到反擊」的恐懼。 不記名投票,或是以書面方式投票,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它讓我們在知道別人的意見之前,就對自己的想法有定見。想想在一個團體投票的場面,前三個人都表明支持相同的選項,可想而知,之後舉的手都會往同樣的意見靠攏。然而,假若人們在看到或聽到別人...

    一項早年由摩頓.多伊奇(Morton Deutsch)與哈洛.杰勒德(Harold Gerard)所做的有趣研究,顯示了定見的力量。在實驗中,多數的判斷是錯誤的,受測者要在面對面的團體口頭報告中,發表自己的判斷。這和所羅門.阿希的線條長度研究,採用的是同樣的流程。不過,在多伊奇與杰勒德的研究中,受測者要在聆聽別人的判斷前,寫下自己的判斷。這是在三個情境下執行: 你可能會想,不論以哪種形式肯定所見或所信,都會降低你追隨眾人意見的機率,但事實不然。你可能會對自己說,我知道答案是B。接著,當其他人都說A才是正確答案時,你就要面對自己最初的判斷與他人不同這項事實。這個方法讓人比較不容易盲目追隨。這與研究結果很接近,但並不全然一致。 你認為預測的結果是什麼?哪種方式可以增進意見的獨立性?是公開承諾(情...

    想要解除多數意見的束縛,增進獨立思考的一個更好方法,就是打破多數力量的來源──共識。阿希早年線條長度的研究,證明唯有打破共識,才能走向獨立思考。如果一個人擁有盟友,就不太可能追隨錯誤的大眾。這個發現很有道理,盟友給予我們自信與勇氣,他們與我們意見相同,也支持我們的想法。當有人站在我們這邊,我們比較願意表達意見。更重要的是,我們更能夠確認自己所知道的。 更讓人驚訝的是,盟友擁有解放多數束縛的力量,不只是因為他們支持我們,而是因為共識受到挑戰。如果異見者不是你的盟友,那會怎麼樣?如果異見者不正確,甚至比多數人錯得還離譜呢?你可能會想,他的存在於事無補。然而證據顯示,就算他錯了,我們還是能得到思想的解放,我們的思考能更獨立。藉著打破共識,多數的力量就會被大幅削減。 從線條長度研究來說明,假設我覺得...

    【頂尖人士這樣面對開會的焦躁】日本行為科學大師:開會前嘗試做「3 件事」 【說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說話方式】前日本 IBM 首席顧問:讓協調者了解期望、對鞭策者強調具體⋯⋯ 【如何讓老闆認同你?】職場心理學家分享一流員工「向上管理」的藝術:ABC 心態+3 個溝通時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異見的力量:心理學家的7堂決策思考課》,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5. 2020年4月23日 · 濾杯裡倒入份量精確的咖啡粉。 煮滾熱水。 把熱水倒入手沖壺裝至八分滿,方便穩定注水。 為了維持溫度,事先從手沖壺倒熱水至咖啡壺與咖啡杯裡,溫壺燙杯,這樣也能夠穩定手沖壺注水口附近的熱水溫度。 等到熱水溫度降至82~83℃,即可開始萃取。 熱水量的控制. 進行萃取時,我希望各位精通「熱水量的控制」。 拿手沖壺注水時,能維持熱水柱的粗細、穩定,學會自在調節水柱大小。 因此必須盡可能減少不確定的因素。 即使只沖一人份的咖啡,手沖壺裡的熱水也務必要裝至八分滿,就是這個緣故。 熱水量太少的話,手沖壺的傾斜幅度會變大,握把的位置也會變得不固定(圖1-1、1-2)。 熱水量少,握把位置會往下移. 圖1-1 。

  6. 2020年11月26日 · 簡單心理 2020-11-26. 圖片來源:《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劇照.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經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談脆弱與羞恥感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堅強的表面下,隱藏著多少不敢展露的脆弱以及無助? 其實,你可以不用武裝自己,不用硬逼自己要堅強,因為只有在脆弱被看見時,才能找到他的安放之處。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心理諮商師 吳靜. 脆弱充滿力量,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一個聯繫。 最近意識到我自己對脆弱的極端防禦,於是對於脆弱和弱產生興趣。 我心裡慢慢意識到一件事情,脆弱可能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不堪。 習慣性的去搜尋大家對脆弱的問題,發現鋪天蓋地的問題是關於如何打敗脆弱變得堅強。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

  1. 相關搜尋

    su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