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1.客戶開始花他們沒有的錢. 在新冠疫情過後,許多客戶突然意識到,他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死,開始思考有很多事情是不是該「現在」就去做? 舉凡環遊世界、跟朋友相聚及出遊、開發新的興趣等及時行樂的舉動隨之產生。 這樣活在當下的想法也是財務顧問可以與客戶好好聊聊的,你可以發現客戶會被相關議題引發高度的專注。 與之同時,客戶也有些矛盾,若是想要有更好的人生體驗,自己究竟是該現在存一些錢,還是馬上把所有錢花光? 過去我們可能普遍認為儲蓄就是為了未來預做準備,但要是沒有未來呢? 畢竟我們很有可能明天就因為一場疾病或意外,就此離開人世。 在這樣思維的影響下,有些人甚至會借錢,以達到享受人生的目的,像是去渡假、買車、吃大餐,甚至在前一陣子世足舉辦時,有人特別飛到卡達,他們是如何支付這筆鉅額開銷呢?

  2. 2024年1月1日 · 彭金隆.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3. 2024年2月1日 ·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期使從業人員都能夠向他們看齊,朝「典範」成功者更靠進一步。 更多內容請見以下連結: 榮譽是持續前行的重要推動力. 注重個人品牌打造,源自「先把自己做好」哲學.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因學習擴展眼界,在逆境中看見機遇.

  4. 2023年6月1日 · 如何去開發? 有什麼可以嘗試的新做法? 所以,最可怕的其實不是逆境,而是遇到逆境就輕易放棄的自己,只要願意面對逆境,總會找到適合的方法解決,更何況業務員並不是孤軍奮戰,還有團隊的力量可以借助。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個臭皮匠就能勝過諸葛亮,透過團隊夥伴間的交流分享,各種各樣的方法被群策群力的想出來、實踐,然後總結出可行的方法,這正是團隊突破逆境的不二法門。 先進來,後成才;先決定,後打拚. 張耀光團隊對於增員對象的要求並不高,除了必須符合法規要求外,主要要求分為2個部分。 首先,準增員對象必須要對保險業有一定的瞭解,明白保險業的情況,並且具備決心與堅持的毅力,因為保險業是充滿挑戰且重視自律主動的行業,如果缺乏決心與毅力,很快就會因為逆境而流失。

  5. 2023年2月1日 · 如何讓自己具備預判未來的能力? 國家與企業的預判牽涉十分廣泛,我不敢妄作評論,不過對於個人的預判能力,我還是有一些個人心得,這源自於我過去40多年的親身經驗。 預判不是預知,更不是什麼看見未來的超能力,而是依據現有資訊對未來局勢走向進行推演的指導性能力,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來,端看你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做好預判的準備。 想要擁有預判的能力, 首先要有足夠的累積 ,資訊與知識也好、經驗也好,需要我們認真的過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夠累積足夠的素質與底蘊,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能力。 當然你也可以花錢去聽其他人幫你做預判、做整理,但是想要將其化為自己的能力,還是需要認真學習、反思才能做到,沒有捷徑可走。 其次,平時就要蒐集相關的資訊與知識,才有預判的根據。

  6. 2019年12月1日 · 1. 話術僅是範本,要善於應變. 很多話術範本其實都是個案,就算標準化流程的演練也是基於個案進行的。 因此,如果新人僅是把話術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無法發揮作用,其原因在於新人不會靈活運用話術,比如開拓王先生的步驟順序是ABC,但開拓李先生可能要改為BAC,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現狀和需求,倘若新人只會按照ABC步驟進行,就不能和客戶處於同一個頻率,且無法達成共識,當然也就無法成交。 因此, 新人在背話術的時候,不能只是背,更要理解這些話術的作用和適用的場合,才能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應變之策。 2. 要結合自身情況內化為自己的一套話術. 如前所述,由於很多話術範本都是個案,比如新人在培訓中學了一套開發高端客戶年金險的話術,想去開發客戶A,如果他按照課堂上的話術,很可能就會碰壁。

  7. 2023年7月1日 · 287. 現今市場變化快速,網路投保興起,生成式AI飛速成長;商品日新月異、快速更迭等,多變的市場環境對經營金融保險事業的從業人員而言無疑是巨大挑戰,同時也在不少從業人員心中埋下擔憂的種子。 無論對市場的恐慌、對保險商品變動的擔憂,還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與AI,害怕會被取代的疑懼等,我認為學習可說是一帖特效藥,透過學習瞭解事實的全貌並做足準備,是克服恐懼最好的方式。 當我們瞭解市場的發展趨勢,就會知道每次的變動、改革是必經的過程,而提前知道下一步,自然能夠以萬全之姿應對;精進自我的能力,提前預想環境的改變、客戶的需求,就能完善因應並展現專業;學會使用科技與AI,讓假想敵成為助手,就為從業之路插上效率的翅膀。 當所有的未知都能夠被我們轉變成已知時,展業就能夠游刃有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