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wylie blog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不需要程式。更彈性的年度計劃。 安全可靠的網絡託管。 免費 SSL。 實時聊天支持。 自訂網域。 100 多個由矽谷設計師精心打造的免費主題。 免費託管。 SEO 工具準備就緒。

    • 免費網站

      100+免費設計師模板!

      10分鐘創建一個網站

    • 免費試用

      0門檻開啟所有高階頂配功能

      各種網站功能一應俱全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4日 · 上 / 下一篇新聞. 政府40年來就電子道路收費四度測試及研究,並劃出中環區作先導計劃,計劃至今未有推行時間表。 被問到政府會否續推電子道路收費,運輸署長羅淑佩表示,若易通行配合次階段三隧按時段收費方案實施後有助分流,則未必需要推行電子道路收費政策。

  2. 2023年9月24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單親病母憂萬一 訓練10歲自閉兒照顧智障姊 輪院舍漫長絕望 嘆「病了不敢看醫生」 【明報專訊】2021年,突如其來的肝癌帶走了Eddie的丈夫,頓失家庭經濟支柱以外,還留下她獨自撫養3名有多重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子女,當中兩人智障、兩人有精神病、兩人患自閉,且禍不單行,同年9月Eddie因病要入院切除部分肝及胃,3名孩子由誰照顧呢? 「一個人湊住啲小朋友,連去醫院的資格都冇」,這是她最直觀的感受。 現年42歲的Eddie得悉前日發生母親入院兩智障兒疑餓死的慘劇,她形容「有得震冇得瞓」,說要訓練10歲自閉小兒子照顧中度智障的姊姊,及訓練13歲輕度智障的二兒子落街買食物。 上 / 下一篇新聞. 疑餓死兄弟之母患認障 「沒求助紀錄」 團體:社署定有智障者資料 多部門被指有責.

  3. 2023年6月2日 · 謝鎧洺. 下一篇 上一篇. 謝鎧洺:香港教育能否與時俱進面向未來. 【明報文章】本着「時不我待」的精神,香港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 然而,在應用人工智能(AI)和聊天機械人如ChatGPT等方面,香港在教育方面仍然顯得落後。 大部分中學、小學尚未為如何利用ChatGPT等聊天機械人來提高學習成果提供明確指引,甚至有些限制或禁止學生使用AI或ChatGPT。 這種猶豫,使人回想起19世紀墨水筆的發明,當時有些人擔心這會破壞教育。 上 / 下一篇新聞. 筆陣:輸入勞工 牽一髮動全身 /文:呂大樂. 聞風筆動:特首政策組專家組運作 成員不甚了了 /文:李先知. 江玉歡:今天香港需要何種核心價值. 陳沛良:器官捐贈 切勿令好事變壞事. 李聖潑:「港車北上」促兩地交流 解決難題助港人融入灣區.

  4. 2023年7月16日 · 副刊. 2023年7月16日星期日. 星期日生活. 下一篇 上一篇.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書是讀書人的事——專訪本事出版創辦人林道群. 圖1之1 -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作者寫書、讀者買書,往往忽略了編輯出版的角色。 資深編輯林道群去年離開牛津大學出版社,相隔一年,抖擻精神,在香港創辦「本事出版(Book Matter)」。 今次專訪,談新出版社的緣起,也談讀書編書這些每個讀書人都關心的事。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5. 2024年1月19日 · 正生書院董事近日傳出涉及串謀詐騙,本報記者今到上址四周觀察,有一扇門上有男宿舍的門牌,建築物內有雜物,玻璃窗多有交叉貼紙,亦有不少污漬,近門口處有兩袋裝有樹枝的垃圾袋。 正生書院老師梁寶儀於近11時現身校門,表示正要返校與同身在英國的校長遙距開會,稱學校運作未受影響。

  6. 2024年2月27日 · 「幻彩」已有近20年歷史,有必要增加賣點,煙花雖美但不環保也不宜濫,相比之下,無人機表演有其獨特優勢,也符合發展創科方向,當局可以多些考慮用它來點綴維港夜空,吸引遊人。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7. 2020年10月24日 · 即時港聞. 2020年10月24日星期六. 重陽節|重陽習俗插茱萸 中醫解說山茱萸、吳茱萸入藥功效大不同 (08:55) 明日(25日)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中的茱萸是指什麼? 古人在重陽節會將茱萸插在家門前及戴在頭上,相傳可消災避難及預防瘟疫。 註冊中醫胡玘君表示,茱萸是常用的中藥,主要分為山茱萸及吳茱萸。 兩者名稱相似,性味及功效皆有分別。 她稱茱萸雖可食用,但味道不佳,少用於入饌,多用以入藥。 山茱萸補益肝腎 入藥「六味地黃丸」 根據衛生署政府中藥檢測中心資料,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表面紅色或深紅色,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囊狀,外表皺縮、有光澤,質地柔軟,氣味微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