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本港的士對上一次加價為2022年7月,所有的士起表一律3元,平均幅達到12.8%。事隔未夠兩年,業界又向政府提出加價申請,建議市區的士(紅的)、新界的士(綠的)和大嶼山的士(藍的)起表分別5元、4.5元及6元,幅達到18.5%、19.1%和27.3%。

  2. 2023年10月31日 · 【明報專訊】Vegan is the new black! 素食風氣盛,11月是世界純素月(World Vegan Month),鼓勵大眾投入素食行列。 推廣素食的組織調查發現,本港「彈性素食」人口11年間由5%大增至40%! 關於的議題,早已超越飲食,擴展至起居、服裝等全方位層面。 無論因為追趕潮流、宗教信仰、愛護動物,或響應綠色生活,「找」是社會一大趨勢。 素食分類多. 蛋奶五辛 各適其適. 蛋奶、五辛、全、vegetarian、vegan……一大堆素食關鍵詞,搞得大家七葷八素,究竟有何分別?

  3. 5 天前 · 亞洲素食展年初發布調查指,香港整體素食者比例增加,近七成受訪素食者因環保原因選擇素食,可是近六成指素食餐廳資訊不足。 工坊看到這個需求與供應缺口,認為要提供更低門檻的食物,才能讓素食成為普及文化。 過往市面上一些素食要買菜配搭,工坊團隊覺得「好似同煮餐飯咁冇分別」,平日生活忙碌,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上班族難以配合。 工坊主要的零售商品是冷凍素餸菜包,每個售50至60多元不等。 她們有雪房存放食品,不用防腐劑,也能長時間存放。 食物毋須解凍,用水蒸或煲即可,「唔使好辛苦先食得到」。 另邊廂,她們不想只提供很簡單的素菜,如市面素食烹飪班教授的南瓜湯和豆腐飯,滋味匱乏。 兩個副主廚說,她們製作的不是「肉食替代品」。 工坊只做全食品,仍要讓人嘗到熟悉的味道。

  4. 2023年10月31日 · 如何得健康又美味? 營養師和中醫列舉素食潛藏危機,教大家「趨吉避凶」,還有素食達人提供好「煮」意。 危機1:營養不良. 素食者不吃肉類、海鮮、蛋或奶製品,最擔心缺乏營養。 陳秋惠提醒素食者需多補充以下營養素: ‧大豆、藜麥、開心果 攝蛋白質. 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其中9種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製,需從食物吸收。 肉類、海鮮有齊9種必需胺基酸,惟大部分植物蛋白質都不足9種。 陳秋惠指,大豆類(如豆腐、豆漿)、大豆蛋白製成的植物肉、藜麥、開心果等,是少數可提供9種必需胺基酸的植物。 過往普遍認為,每餐要有齊9種必需胺基酸,建議食物mix and match來互補營養,「但新研究指出,毋須一餐食齊9種,只要同1天內食齊,身體就會自動提取所需」。 ‧木耳、水果乾 富含鐵質.

  5. 2023年5月8日 · 【明報專訊】素食蔚然成風,乳製品如乳酪和芝士都有不少「」材代替。

  6. 2024年5月7日 · 據了解,行政會議最快今天討論有關方案,政府擬調低幅,建議紅的起表2元,短途每次跳表0.2元、長途每次跳表0.1元;而綠的和藍的上調金額相若(見表)。

  7. 2021年3月16日 · 【明報專訊】加拿大的大城市如溫哥華,華人聚居,港式食肆、華人超市林立,不少人都說,即使完全不懂說英語,仍可繼續在溫哥華過着港式生活。這正是加拿大可愛的地方,本身是一個多元文化國家,人口增長政策主要靠移民來維持,國策是容許、甚至鼓勵各種族保留本身的文化和語言,背後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