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專用垃圾帶比任意的塑膠垃圾袋貴上許多使用「專用垃圾袋」有以下好處使用者付費在「垃圾費隨袋徵收」之前垃圾處理費是附加在水費裡家家戶戶都是同樣金額改用「專用垃圾袋」後家裡的垃圾量越多就要花更多的前來買袋子處理垃圾

  2. 14 个回答. 匿名用户. 我们小区有一个二手群,前些日子物业通知代收垃圾处理费,每人七元,群里便掀起了一场热议. “收这么高的物业费还想收垃圾费?想钱想疯了!” “就是,一家一年八十多!” “物业费干嘛用的? 物业要是只会收费的话,要物业干嘛? “既然垃圾焚烧可以发电,那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免点电费啊? “太搞笑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要另收费?这不就像送外卖要单独收你电动车电费吗?” 也有人发表略过激言论…… 看着他们在群里越议论越生气,越觉得不应该收费,我心里总觉得难受、因为我是某985环境工程专业的,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总是很上心。 其实只要讲一下垃圾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完成的过程大家就明白了,这个费用该不该收。 或者说,哪怕这个费用不该收,那我们也应该觉得花这几块钱是没有怨言的。

  3. 2019年7月7日 · 20. 被浏览. 10,287.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sheep高 .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证持证人. 垃圾分类,分得越细越好回收,不过太细了民众搞不懂。 目前上海推行4种垃圾分类也是基于上海人民的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来的,就算这样很多人都分不清的。 所以,垃圾分类看是小事,实际上和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息息相关。 目前而言,垃圾不能再细分了,再细,群众不会了。 发布于 2019-07-07 17:35. 赌圣小小. 股神. 更改分类名称,现在的分类名称复杂不好理解。 改为易腐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 这样只需要科普其中的有害和可回收部分即可。 大众理解易腐化不难,然后剩下的就是其他。 而且针对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进行补贴,可回收垃圾原来是卖钱的,有原有的产业链。

  4. 垃圾分类 的好处有以下几项。 一来,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家庭垃圾中可回收利用资源如果细分无外乎几大类(塑料制品,纸质品, 玻璃制品 ,旧家具家电类,旧衣物,旧玩具等等),工业垃圾如果根据可回收收垃圾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适当细分。 如果能从源头对垃圾能分开投放,那后续 垃圾分拣 工作将要减少很多劳动量,同时也能使 可回收垃圾 最大化被回收利用和处理。 发布于 2020-05-09 22:00. 合肥舒居环境. 致力服务人类居住环境,专制于智能垃圾分类房. 渣滓分类房, 望文生义 的房,就是封锁性的环境,所以对环境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在封锁性的环境下,渣滓的异味不会随便的传出来,所以对四周环境还是友好的,而且 渣滓分类房 的设计也是美观大方的,也能够让环境愈加的美丽。

  5. 27. 被浏览. 12,216. 6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那她他. 现象必有规律.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问题的。 垃圾分类其实一直在做的。 小时候喝完汽水,瓶子还给老板抵钱,是垃圾分类;上大学时,我们会把纸箱瓶子攒起来卖钱,其他垃圾扔掉,这是垃圾分类;现在小区大爷大妈把纸箱塑料瓶找出来,也是在做垃圾分类。 只要垃圾有价值,就有人去做分类,边际上谁做划算,让谁做。 上面的问题其实是在说,垃圾分类,交给垃圾站集中做,或是交给每个普通居民做,哪个更划算。 从经济学角度肯定是谁做便宜就让谁做。 当然集中做,要有集中的场地,场地会对周边有污染,影响地价。 如果搬在远的地方做,要付出运输的成本。 如果家家户户自己做,怎么培训,怎么监管是大问题。 看吧,其实就是各种成本变来变去。

  6. 2019年7月15日 · 4,401.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喜鹊智造,态度生活. 短期内,成本是增加的,无论是政府的支出,还是居民个人的,这里的成本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时间。 但长远来看,现在所付出的代价是又值得的。 发布于 2019-08-11 19:05. 匿名用户. 这个问题太敏感了往小了说每个月交给物业的物业费是包括垃圾处理费的小区原来每个楼都有配置的垃圾桶是小区业主财产。 小区内部的财产怎么使用以及怎么管理应该是小区业主自己的事情。 现在上面往下压,街道直接伸手到小区里面本身就是过线。 像杭州一样直接入户检查家里垃圾分类情况更是标准的____。 往大了说,居民每年都有缴纳税费,购买小区的时候更是一次性支付了高昂土地费用,这些钱在过去都是足够支持垃圾分类的。

  7. 2021年11月18日 · 第一、政府倡导垃圾分类, 最核心的利益是能让垃圾更高效地被处理掉合理的分类可以调度不同的职能部门或者企业去高效地重新利用可回收的垃圾或者更低成本地处理掉不可再利用的垃圾。 其实是便利了政府的居住环境管理。 第二、能 让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提升市容市貌,进而提高公民素质 。 比如在上海,经过几年的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强制执行,大部分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如果外地人来到上海不进行垃圾分类,反而会让上海居民感觉不适。 养成这种习惯的人会影响到没有这种习惯的人。 第三、如果题主更感兴趣的是什么力量(我觉得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驱使垃圾分类的推行,我只能将这层因素划为第三类。 因为政府的出发点很简单,就如上两点所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