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当然,也不止王鐘翰一人这么认为。郑克晟也同样认为“崇焕对待议和的态度还是认真的” [2] 不过特别提醒一下,这二位都把与皇太极议和作为正面行为来赞扬的。案例二:斩帅。这一点争议最大,例如樊树志在好几篇文章里都对崇焕斩帅嗤之以鼻,例如《毛文龙的功过是非》里。

  2. 编辑于 2024-04-28 01:49. wxc. 10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明朝对后金的战争是一边倒的失败,对于其他将领,大家都知道他没有抵抗后金的能力,换你上也不行,所以就没有了感情的投入,评价倒是比较客观,大家的认识是一样的。 崇焕 就不一样了,他能守得住城池,能给人希望,做为兵家的门外汉,就觉得我给你钱粮,你就应该也必须打赢这场战争,即便局部的失利也不行,所以当后金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大家破防了,一怒就刮了崇焕,并且觉得这个人就是个骗子,认为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误的。 所以评价就很低了。 其实我们看崇焕守城的记录,他是用巨石把城门封了,这样就能避免内奸开门迎敌。

  3. 袁崇焕在城外身先士卒身上被刺入的弓箭如刺猬半幸亏有盔甲没有受到致命伤。. 更有几次险象环生,被副将格挡住砍来的刀才幸免于难。. 伤员更是 缺药 少吃,苦苦支撑。. 在北京保卫战期间袁崇焕部队极度饥饿其中一名官兵实在忍不住 ...

  4. 学术界有关 崇焕的评价究竟是何种状态?民间挺和倒的严重对立是否反映了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争议很大?不站队,就是想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这个问题更多是想了解学术界的研究现状,不是为了争论出谁对谁错,请各位答主不要带错了节奏 ...

  5. 60. 被浏览. 38,013. 1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挺袁 所以反毛. 对待历史及不严肃. 发布于 2016-05-22 05:13. 山高.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中把历史上真实的汉奸描写成英雄,而对真正的英雄进行丑化。 除了《 碧血剑 》中的袁崇焕,还有《射雕英雄传》中的 全真七子 ,都是很早就投靠蒙元的汉奸,在 蒙元南侵 过程中为之效力,以宗教为武器,麻醉北方人民的反抗斗志,起到了刀枪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也因此得到蒙元统治者的赞赏。 最早了解袁崇焕是看金庸小说《碧血剑》,当时非常崇拜袁崇焕。 后来发现袁崇焕所做的许多事不太像民族英雄,心有所惑,查阅大量资料,感觉袁崇焕更可能是奸贼。 袁崇焕,金庸,两个偶像同时倒塌。

  6. 11 个回答. 按时间排序. 山高.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明末清初大清官修明史出现之前关于袁崇焕的史料: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 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 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榷·卷九十》 “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 会罢归,未就。 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 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崇祯实录·卷二》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 大清主从之。 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 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明季北略·卷四》 “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 清主大喜,置酒高会。 ”《明季北略·卷五》

  7. 崇焕冤不冤这个事儿真不好说。但有几点是确定的。第一,五年平辽这话是老亲口说的。崇祯问老到底打算怎么弄辽东的事儿,老说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全辽可复。休会的时候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就问老,说五年平辽靠谱?你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