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網上情緣」所造成的損失是六種常見騙案中最嚴重的,受害者的平均損失更超過港幣4,000元,屬所有欺詐案件中最高。 那麼,哪些人最容易跌進情騙陷阱?

  2.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懷疑受騙?. 教您處理及舉報. 滙豐一直遵守嚴格保安措施,確保您的資金及資料安全。. 如果我們發現您的銀行戶口出現可疑活動,我們會與您聯絡,向您確認。. 然而,我們絕對不會要求您提供登入賬號及密碼等敏感個人資料 ...

  3.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如何變得更Cyber Smart? 香港在科技應用方面為全球數一數二 1 ,但這也給普羅大眾帶來重大網絡安全風險 2 ,例如網上詐騙、虛假電話或訊息騙案。 滙豐發佈的一項最新調查指,香港市民應採取萬全之策,將對網絡安全知識和防範意識變為具體行動,以防範網絡風險。 調查顯示,過半數(56%)受訪者曾經歷網上騙案,所有受訪者均從三個範疇,包括網絡安全知識、態度和行為接受評分,他們的整體得分為72.6分(滿分為100分)。 滙豐亞太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兼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欣格雷(Greg Hingston) 表示:「若客戶欠缺防範網絡盜竊及保護自己財富免受損失的意識,即使最安全穩健的銀行服務也可能被騙徒乘虛而入。

  4.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指出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詐騙目標,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 元。 當中10%受訪者跌下電騙陷阱,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 元。 而詐騙電話和假冒官員,更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 調查也反映,X世代(40-55歲)傾向服從權威人物,在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六大常見騙案中,比較容易墮入冒充官員和電話騙案陷阱。 「我才不會上當」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想,其實會不會忽視了假冒來電的危險? 您可能認為自己才不會像那10%受害人一樣,這麼容易就將資料雙手奉上。 但您以為只是「協助調查」,提供全名和出生日期就無問題?

  5. 簡單而言,「社交工程」指一種仿冒他人的詐騙伎倆。騙徒會以不同籍口,騙取您的信任,讓您自願透露機密資料。 這種手法稱為「社交工程」,是因為騙徒會以高超的社交技巧,操控別人的心理。

  6. 我可否免費使用滙豐環球私人銀行萬事達卡®扣賬卡 / 滙豐尚玉萬事達卡®扣賬卡於海外的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金?. 我已經透過滙豐的自動櫃員機網絡提款,為何我仍然看到提款需要收費的提示?. 對本行的扣賬卡有任何疑問嗎?. 毋須擔心。. 於最常見問題中尋找 ...

  7. 環球付款/轉賬限額. 「每日跨境轉賬總限額」(由2024年6月30日起生效)之每日最高總額為港幣3,000,000元或等值,並適用於所有透過HSBC HK App及滙豐網上理財進行的環球付款/轉賬 [@transfer-and-payment-payeelimit-gbawmc]。. 作為預防措施,您的每日跨境轉賬總限額將預設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