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美國當前的通脹問題首次出現在2022年有多個來源。 通脹初起時,主要源於供應鏈中斷,聯儲局官員認爲一旦航運公司和製造商有機會趕上進度,隨着新冠疫情限制的放鬆,這些問題將會消失。 但即使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危機已經成爲過去,國會和拜登政府繼續大量支出,2023年底的預算赤字達到GDP的6.2%,這是自2012年以來非新冠疫情年份中的最高水平,通常與經濟衰退而非擴張相關聯。 此外,勞動市場依然緊張,職位空缺一度與可用工人的比例達到2比1,現在仍然大約是1.4比1,這也幫助維持了較高的工資壓力。 即使需求從商品轉向服務——美國經濟的正常狀態,通脹仍然居高不下,使得聯儲局努力抑制需求的努力受挫。

  2. 2020年10月24日 ·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通過結構性存款進行高息攬儲這無疑抬高了銀行負債端的成本在價格機制的影響下銀行負債端利率水平的上漲會傳導至銀行資產端不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難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和貴等問題

  3. 2021年2月24日 · 關鍵在於找到信用利差保護足夠的債券以對抗利率上行,並且在上半年利率上行時縮短久期,而在收益率具有吸引力時再拉長久期。 以下為對話內容全文: 目前市場的樂觀程度已透支未來的利好. 富途資訊:請對今年全球的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一個展望。 朱惠萍: 就宏觀層面而言,目前經濟緩慢恢復增長,流動性、貨幣政策仍然寬鬆,疫苗逐漸上市,這些因素都是非常利好的。 但問題在於,目前市場的樂觀程度,已透支未來利好的味道。 儘管市場是具有前瞻性的,現在樂觀是基於對下半年形勢向好的判斷。 但也正因為如此,市場情緒高漲,而一旦出現一點信心動搖、數字不符預期的情況,就會造成市場的波動和滑,這點需要特別謹慎。 比如,一月份,佐治亞州拿下兩個參議院席位,導致民主黨在參議院中拿下一半的議席。

  4. 然而,再通脹及地緣政治或與業績效應形成“對抗”:①近期多項數據催生再通脹隱憂,疊加聯儲重要官員言論偏鷹,海外貨幣政策預期仍在下挫;②地緣衝突推動全球避險情緒升溫,上週美元/美債利率衝,主、被動外資淨流出規模分別創今年2月、去年10月以來單週新(-3.64/-3.55億美元),資金面或階段性承。 配置方面,關注股東回報率+基本面企穩的交集.

  5. 聯儲局稱在通脹持續的情況下市場參與者和觀察人士認爲高於預期的利率對金融穩定構成最大威脅該央行在週五發佈的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寫道,“被市場人士提到最多的風險是持續的通脹壓力可能導致貨幣政策立場比預期更具限制性”。

  6. 2020年,新冠疫情對就業市場造成衝擊,無數酒店業和旅遊業員工失去了工作。 隨後,市場需求反彈,僱主幾乎找不到足夠的員工,不得不提供極具吸引力的薪資來吸引人才。 不過, 按照哈祖斯的分析,目前的就業市場相對穩定。 失業率已連續26個月保持在4%以下,這是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長的連續時期。 鮑威爾也對勞動力市場表現出信心,他表示勞動力市場出現了“穩固的增長和持續的強勢”。 與疫情後時期相比,如今更多的員工選擇留在原崗位。 經濟學家們可以探討這是否意味着擔憂情緒漸增,或是形勢終於恢復正常。 離職率雖有所下降,但僱主填補職位的速度超過了近年來的水平。 總體而言,一個不那麼狂熱的就業市場意味着工人將不像過去那樣容易找到新工作。 哈祖斯寫道:“ 勞動力市場的新人可能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工作。

  7. 聯儲局官員們越來越擔心當前的高利率可能不足以遏制需求這加劇了投資者和分析師對聯儲局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息的擔憂多數政策制定者已明確表示他們預計利率正處於峯值但一些聯儲局官員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們願意重啓加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