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以來,香港經濟多次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衝擊呈現出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GDP近4年中有3年出現收縮. 在中美貿易摩擦、全球經濟放緩和香港本地社會事件三重利空疊加,香港經濟在2019年陷入全球金融海嘯後首次負增長。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傳播蔓延讓香港經濟雪上加霜,居民消費和社會投資顯著下降,上半年GDP 實質收縮約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半年跌幅;全年GDP 萎縮6.5%,整體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2021年,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貿易活動增強和前期基數較低,香港經濟止跌回升,GDP 錄得6.3% 反彈,但經濟總量仍不及2019年。

  2. 貨幣財政雙寬鬆是推動美國本輪通脹持續走高的根本原因。 2020 年Q1 至2021 年Q4 ,美國M2同比增速均值高達18%,其中激進的財政政策的貢獻佔一半以上,導致國內需求大幅擴張,拉升通脹。 其次,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性的生產暫時中斷和供應鏈錯位導致國際商品產能受限,相關產品物價上漲。 同時,疫情衝擊下,美國勞動力供需缺口走闊,產出與疫情前相比下降不少。 而近期俄烏衝突則進一步推動了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使得美國通脹雪上加霜。 最後,美聯儲之前對通脹壓力的誤判亦對當下的高通脹有所貢獻。 在去年美國通脹問題初現時,美聯儲多次強調造成本輪通脹上升的因素是暫時性的,但隨後屢超預期的通脹數據表明美聯儲對通脹出現了誤判,最終導致市場預期改變,引發了更大的通脹。

  3. 我們預計香港經濟在2023 年有望實現超3%增速。. 不過,就總量而言,可能較疫情前2018 年經濟總量仍低2.5% 左右。. 此外,2023年香港經濟復甦並不均衡,其中私人消費和固定投資表現搶眼,首三季度分別同比上升8.9% 和8.2%,政府逆周期消費開支下降,首三季度合計下跌4. ...

  4. 最後,供應因素也推動樓市上升。. 過去十多年來,住宅供應明顯不足,2007 年至2016 年,每年平均住宅供應量只有11,000個,較1998 年至1997 年每年平均28,300 個大幅減少63%。. 自上屆特區政府加快開發土地步伐後,2017 年及2018年私人住宅落成量分別達到約17,800 及19,500 個 ...

  5. 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 、主要指數表現。 2020 年底恒生指數收報27231 點,較2019年底28190 點下跌3.4% ;恒生國企指數收報10738 點,較2019年底11168 點下跌3.85%。 2020 年開年港股延續2019年下半年反復向好態勢,1 月17 日恒生指數收盤於29052點年內高位;在疫情爆發衝擊之,恒生指數步入調整,並隨全球市場大幅下挫,3 月23日恆生指數收於21696點年內低位;隨後數月,恒生指數大都在23000-26000 點區間反復膠著,直到9月下旬才呈現漸次溫和反彈,最終突破27000 點。

  6. 一、低基數和疫情影響減弱是主因. 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同比上升7.8%,好於去年第四季度-2.8%,也遠超市場預期3.7%, 是近十年來最強勁季度GDP同比增速。 一個重要原因是前期基數較低。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旅遊限制和社交距離要求令私人消費開支錄大幅滑,社會整體投資開支也在不利營商氣氛急速下降,經濟同比增速降幅達到創紀錄。 即使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相比於9.1% 7.8%年第一季度仍下跌了近個百分點。 2019 2.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此外,在第一季度,疫情對香港經濟影響也有所減弱。

  7. 待估值回調趁低吸納. 美股二月份走勢整體呈現先後回, 沽主要亦都是集中在科技類股份身上。. 觀察美股幾個主要指數2 月份表現, 除納指100 下跌了-0.1% 外, 其餘標普500、道指及羅素2000 指數均錄得2.6% 至6.1% 升幅不等。. 資料來源: Bloomberg.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