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3月6日 · 作者: Esor Huang 3月 06, 2019. 電腦玩物的讀者們應該都知道最近我的新書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 Evernote 打造快狠準任務整理系統 》在二月底完成並開放預購(其實這本書架構的時間管理系統,核心目的之一就跟解決壓力問題有關)。. 但你可能 ...

  2. 2017年3月27日 · 或許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我想錯了休息方法。 為什麼愈休息愈累? 說到「休息」,我們通常想到是睡覺、不工作、去玩、放鬆,這些是休息沒錯,但休息方法其實不只這些,而我們因為缺乏對休息方法想像力,常常沒有對症下藥「用適合方法休息」,才導致前述問題。 休息真正目的是什麼? 無非是希望透過休息,讓一個階段某種行動更有動力、體力、精神力,也就是說「休息」不是只有體力回復而已: 很多時候休息要復原其實是「 動力 」與「 精神力 」,而就像 RPG 角色需要補充動力與精神力時,就需要喝不同「休息藥水」,只喝體力藥水是沒用。 所以,當我明明昨晚有準時睡覺起床,照理說我體力應該很足夠,但為什麼我一學習就打瞌睡? 一工作就覺得累? 一到放假就算拚命放鬆、拚命玩也總覺得休息不夠?

  3. 2009年4月8日 · 這是在「 Read for Joy 」部落格看到的:「 免費試玩可以減輕壓力的心理遊戲MindHabits 」,一個很棒的關於很多心理學話題的Blog,我在這邊引用一小段「 Read for Joy 」對於「MindHabits」這個遊戲的介紹:「 MindHabits 是加拿大心理學家 Mark Baldwin 設計的遊戲,研究證實 ...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第二階段:再確認一次情緒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休息幾分鐘後,回頭看一次第一回合的筆記。
    假設自己是局外人,我會跟剛剛擁有這個心情的人說什麼?
  4. 2016年6月25日 · 1. 先做一件 讓自己有成就感 其他事情. 擺脫情緒枷鎖,我有「主動面」與「被動面」方法,在這裡被動沒有貶義,反而在面對焦慮與情緒時,「被動」有時還是絕妙解脫之道。 讓我們先來看看主動面的五個方法。 我有一本「 快樂筆記本 」和一本「 學習筆記本 」,裡面記滿了「我自己想做事情」 ,可能是去吃一家夢寐以求餐廳,或是學一道菜,還是寫篇好想寫部落格文章。 而當我面對情緒低谷時,我會從這裡找一件事情出來做。 因為這時候我最需要 「立即來一點成就感」 ,什麼事情成就感最強烈呢? 那就是完成某個個人小目標,把自信找回來。 例如我常常在面對工作焦慮時,因為寫了一篇自己很滿意部落格文章,焦慮就解除了,回頭看原本工作就變得簡單了。

  5. 2018年4月7日 · 這時候其實解決的第一步很簡單想要讓大腦沒壓力就讓大腦不要去記住其他該做的事情讓大腦專心處理眼前那一件事情就好 。 為自己準備一個紀錄工具,例如筆記本、待辦清單,然後把所有「我這個當下沒辦法做」的事情,全部從大腦移出,放入紀錄工具,讓大腦沒有壓力的忘記他們。 2. 排入流程: 不過,雖然我們知道不可能一次把所有事情完成,但我們也知道,這些事情必須陸續完成,現在沒辦法做,以後某個時候就要做。 尤其連假結束後,會有很多新的意外任務跑出來,干擾了我們原本的工作進度,於是我們更會焦慮這些某個時候必須要做的意外任務。 第一步我們讓大腦忘記他們,但光是忘記還不夠,只有忘記的話就只是逃避,而大腦會依稀感受到我們有很多尚未決定、很多尚未處理的任務,雖然不記得是什麼,但記得有很多很多。

  6. 2009年7月31日 · 「電腦變慢」可以說是使用電腦朋友最容易遇到情況。 有時候原本用好好電腦系統,忽然開始變得緩慢、遲鈍,當你遇到這種「電腦變慢」狀況時,你會怎麼處理呢? 其實「電腦變慢」除了專業層面的問題外(軟體系統或硬體本身損壞), 很多時候一般用戶是可以用 一些簡單方法 來排除這些狀況 。 而且問題癥結點常常不在於很困難系統調教,例如什麼增加或減少虛擬內存等等,其實這都是屬於「錦上添花」優化方式,不僅效果通常不會顯著,而且也無法解決你問題。 大多時候當我遇到電腦變慢,我都只會用一些很簡單方法來「排除狀況」,並且通常這樣就會解決我問題了。 也因此,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要分享自己如何排除「電腦變慢了」狀況一些方法,這些方法都非常簡單,我想任何會使用電腦朋友都一定有辦法跟著我這樣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