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3日 · 20210623. Tweet. 吃深綠色蔬菜可降血壓,例如西蘭花。 要降血壓最簡單先從飲食着手,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指醫學界提倡以DASH食療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來控制血壓,其特性以低鈉,鉀、高鈣、鎂的食物來控制身體的鹽份,從而軟化血管,以達致降低血壓的效果。 他提醒,餐單需視乎每個人的體質需要而作出調整,例如胃部不適的人未必能承受太多全穀類食物,建議患者事前最好先跟醫生商量,再設計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8類降血壓食物如下: 全穀類食物: 糙米、麥皮、全麥麵條、全麥麵包。 乳製品: 低脂乳酪,低脂奶。 堅果: 腰果,杏仁。 豆類: 黃豆,綠豆,腰豆,黑豆。 黑朱古力. 深綠色蔬菜: 芹菜,菠菜,西蘭花。

  2. 2021年8月17日 · 香港時間. 2021年08月17日 (二) 08:21更新 02:00建立. Tweet. 更多新聞短片. 視頻觀看次數: 43.8k. 譚雋熹建議患有高血壓等人士每年至少做一次體檢。 1/2. 高血壓糖尿病是港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一段時間更可能潛藏着另一可以導致腎衰竭的疾病蛋白尿。 蛋白尿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直至患者做身體檢查,或是在小便時見到泡沫久久不散,可能已是患上蛋白尿。 有腎科專科醫生建議,患有慢性病的市民最理想每年做一次檢查,以及早了解身體狀況,避免病情惡化。 腎科專科醫生譚雋熹表示,高血壓、糖尿病是港人常見患有的慢性病,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譚解釋指,腎小球即是一堆微小的血管,而腎小球是負責造尿,當血壓高時,腎臟就是受當其衝的器官,因而或會造成蛋白尿。

  3. 2021年8月21日 · 20210821. Tweet. 1/4. 飲水不但可幫助人體排毒更有助降低血壓。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解釋,飲水與控制血壓息息相關,因水分可降低血液濃度,減輕腎臟負擔,而人類一日會自然流失約1.2至1.5升水分,建議市民每日飲用最少2升水。 朱偉星指,腎是其中一個調控血壓的主要器官,用來排走身體廢物。 假如血液濃度過高,增加血壓會令腎臟產生負擔,而腎臟運作吃力,則會分泌神經緊張素令血管收緊,導致血壓上升,形成惡性循環。 他提到,夏天出汗較多,血管液體不足,亦令心臟較操勞。 夏天不少室內處所均會將冷氣溫度調低,市民出入室內外時會經歷很大溫差。 朱指,由高溫地方一下子轉到低溫地方,有機會令血壓增加。

    • 下壓高食療1
    • 下壓高食療2
    • 下壓高食療3
    • 下壓高食療4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5月11日 · Tweet. 出汗後宜定時並適量為身體補充水分否則有機會出現脫水中暑的狀況。 (胡振文攝) 1/6. 立夏已過,天氣將愈來愈熱,汗水亦愈出愈多。 雖然出汗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但出汗情況異常,無論是多汗或無汗,都可能是身體機能出問題。 想了解更多? 不如聽聽千草醫藥坊註冊中醫師譚莉英專業意見。 Q1:甚麼人較易出汗? A1:是否易出汗與體質有關,體質虛弱、體內濕熱者較易出汗,前者因為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就很容易導致體液調節不穩定,產生大量汗液;後者是因為受濕邪入侵,患者會發熱,汗液黏膩。 Q2:出汗情況異常,可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 Q2:中醫學說中,汗為血之餘,流汗也等如流血,異常出汗 (包括少汗或無汗),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告。

  6. 2019年6月4日 · 1/7. 今個星期五便是端午節了,相信大家可能為咗應節而密密糉。 若然稍一不慎吃多了,可烹調由醫學博士兼註冊中醫師陳玉瑜建議的消滯食療,紓緩不同的滯症狀。 雞內金麥芽煎. 材料:雞內金3-5個(炒黃)、萊菔子3錢、麥芽5錢、蒼朮3錢. 做法:將所有材料以4碗水煎至1碗,溫服。 功效:雞內金可消食健脾,萊菔子能除脹、降氣化痰,配以和胃的麥芽,此食療可紓緩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麥芽山楂飲. 材料:麥芽5錢、山楂3錢、紅糖10克. 做法:把去雜質的麥芽炒黃,山楂炒焦,然後加兩碗水煮30分鐘即成。 功效:麥芽可幫助消化而味酸、性溫的山楂能健脾開胃,此食療適用於食積停滯、厭食不饑等情況。 砂仁曲米粥. 材料:砂仁2錢、神曲4錢、粳米2両、白糖少許. 做法:將神曲搗碎後煎汁去渣,砂仁磨成細末,待用。

  7. 2021年11月4日 · 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3位。 「心血管病二級預防關注組」於今年6至8月,以問卷調查551名曾病發的患者和264名照顧者。 患者平均在10年前首次病發,43%曾腦中風,28%為冠心病,31%曾接受通波仔或搭橋手術。 心血管病與「三」,即高血壓、血脂及血糖亦有莫大關係,不少醫生亦主張病人戒口。 但調查發現,7成多受訪者在病發前有進食三食物的習慣,即油、糖等,並在病發後6個月回落至約34%,但在相隔9年後,即現時回升至47%,反映患者維持健康的意識並不持久。 調查指約8%人誤以為完成手術後,再病發機會很低,亦有5%人指再病發時可再做手術處理, 亦有51%受訪者認為有按時藥便可,反映患者預防的認知有誤差。

  8. 2022年6月26日 · 新冠肺炎疫情下兒童健康問題惹人關注其中兒童高血壓問題不似成人常見往往容易被忽略盛行率約為1%至3%常見的成因與成人不同。 高血壓可能無症狀,亦有很多不具有特異性的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厭食嘔吐等,嚴重時可能造成腎衰竭、高血壓腦病變及心血管問題。 大部分是在常規的身體檢查時發現,或在檢查其他疾病時意外發現。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陳達更表示,臨床看過最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僅7、8歲,大多「又肥胖、又有腎病,如果遲少少睇醫生,會有埋糖尿病。 很多人患有高血壓卻不自知,就兒童或青少年而言,若重複量度的收縮壓 (上壓)或舒張壓 (下壓)的度數相等或高於同年齡、高度和性別人士的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則表示患有高血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