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30日 · 改革開放45年以來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成功從落後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變所有中國人的命運。 不過,改革開放遺留不少問題仍然是未竟之業,改革開放過程中新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同樣亟待通過進一步改革開放來予以解決。 改革開放是把中國送上常識理性、開放多元、經濟崛起、文明現代的宏大事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挑戰和任務,關鍵在於因應不同時代的問題和矛盾持續進行改革,讓改革開放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近年來內外挑戰的疊加衝擊下,當下中國亟待通過新一輪改革開放來凝聚人心。

  2. 2020年11月26日 ·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沖擊,風險加大。 「十四五期間在努力打通國際循環的同時進一步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經濟發展的自主性可持續性增強韌性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第三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徵就是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並且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並帶動外循環中國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發展從需求潛力看已經形成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隨着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規模巨大的國內市場不斷擴張。 從供給能力看,中國儲蓄率仍然較高,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3億戶市場主體和1.7億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研發能力不斷提升。

  3. 2024年2月28日 · 但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經驗來看從中國走出當前困境的出路來看從追求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來看若二十屆三中全會能像過去的三中全會那樣出台行之有效振奮人心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措施相信會是人心所向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30日 · 我們正在謀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現在看來,習近平說的謀劃「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正是對應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會議主題。 今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公布三中全會時間與主題時還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1949年以來的新中國發展歷史表明,實事求是地推進改革,將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轉化為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創造力,是中國崛起的關鍵。

  6. 2024年1月27日 · 中西方的歷史文化差異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及近四十年的經濟奇蹟當前投資人尤其是海外投資人對中國的悲觀情緒經濟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今天中國與西方的位置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 首先我們會討論中國和西方有何差異,各自有何獨特之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差異和獨特之處。 大多數西方人都是以西方眼光看中國,而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以中國眼光看其他國家。 這種差異性導致了許多迷茫和誤解。

  7. 2023年12月27日 · 自啟動改革開放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三中全會通常都聚焦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多數時候與經濟工作密切相關比如十二屆三中全會讓中國經濟改革從農村走向城市十四屆三中全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築四梁八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60條300多項改革舉措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正因這樣,在當下中國經濟仍然面臨不小困難,社會信心不足,負面情緒蔓延的情勢下,許多人關心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希望像往屆三中全會那樣通過宣示改革開放決心來走出當下困境。 1978年12月24日,《光明日報》發表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VCG) 最近,中國高層的動向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信號。

  8. 2021年6月8日 · 中共百年實幹1992-2001經濟優先 政治且慢. 撰文:彭琤琳 吳迪. 出版: 2021-06-08 18:00 更新:2021-06-16 17:17. 1992年至2001年是中共百年歷史中一個重要的轉型階段也是中國改革開放提速時期。. 政治方面中共未跟從東歐各國的時代潮流推動西方選舉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