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流感可分為ABCD型其中以AB型最為常見主要的症狀有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痠痛疲倦嘔吐以及腹瀉等細談AB型兩者之間的差異A型流感病毒較強且人畜共通加上容易變異所以較容易引發大流行以及重症B型流感則只會感染人類相對A型流感肌肉痠痛與腸胃不適的症狀更為明顯。 流感預報站的統計指出,因流感就診的患者近期在2024年1月迎來高峰,1月前3週類流感總就診人次皆超過12萬人次,其中單週門診最高人次有11萬696人,急診則為2萬417人,而2023年共有1,058個流感引發重症的案例。 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則顯示,每年全球約有10億個季節性流感病例,其中有300~500萬個重症病例,每年更導致29萬~65萬人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

  2. 2023年11月1日 · 流感發作後主要症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水和喉嚨痛部分感染者會伴隨噁心嘔吐等腸胃症狀甚至引發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 同時,衛教資訊亦指出,若患者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嘴唇發紫、血痰等症狀,屬於流感的危險症狀,應盡速送醫治療。 流感病非一時一地的問題望眼國際日本東京在今年同樣受到流感問題所苦。 一直以來,流感在東京的盛行期為12~3月,然而隨著今年罹病數字不斷持續增加,東京在9月終於超過平均每哨點10例個案,更累計有207所學校因流感疾病而停課,最終緊急發布《流行注意報》向民眾強調流感問題,而這也是1999年設立《流行注意報》以來最早發布的一年。

  3. 2018年5月1日 · 且自二 一五年至二 一七年,平均每日皆有超過50人因流感及其併發之肺炎死亡,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超過80%。 流感病毒通常是藉由說話、咳嗽或打噴嚏等所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藉由受病毒汙染的物體再接觸到口、鼻或眼睛來傳播。

  4. 2022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7 月 1 日. 0. 877. 近日新冠疫情再次蔓延,多數輕症的民眾在家中隔離,症狀雖不致命,但身體不適程度還是比一般感冒劇烈,即便無症狀也是大大影響生活作息,隔離生活可以說是水深火熱;新聞也不乏有中、重症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例。 其實不光是新冠肺炎,其他疾病或是意外事故,也可能讓我們住進醫院。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最新資訊,2020年前20大疾病住院者的平均住院日數為16.2天,其中思覺失調症、準思覺失調症及妄想性疾患的平均住院日數最長,達205.78天,為平均天數的12.7倍。 此外,排名最靠前的非疾病因素為頭部損傷,排名第15,住院天數為10.13天。

  5. 2024年2月1日 · 嚴格來說,肺炎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症狀,泛指肺部受到感染而發炎的情況,因此病因相當廣泛,主要分為細菌、病毒與真菌3大感染源。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肺炎鏈球菌,根據美國肺病協會統計,每年足有超過90萬位美國民眾因此感染肺炎。 而病毒引起的肺炎更是多次引起大流行,除了最常見的流感病毒以外,剛平息的新冠疫情與2003年的SARS疫情都是許多人的夢魘,而且無法被抗生素克制。 至於真菌引發的肺炎,則主要威脅罹患慢性病或者免疫系統較弱者,如由人類肺囊蟲引發的肺囊蟲肺炎。 肺炎的症狀多變,從最基本的咳嗽、發燒,到血痰、嗜睡、意識改變等,通常需要進行X光檢查才能做最終確認。 民眾若有相關症狀,需早日前往醫院檢查,並且預先準備好足額的醫療保障,才能在不幸感染時,仍有安然治療的底氣。

  6. 2019年6月1日 · 所謂「三高」,即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統稱,除了家族遺傳外,最常發生於肥胖、運動量不足、飲食不正常的族群,且只要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血脂其中1項問題,就必須留意罹患其他2項的可能性,故這3項慢性疾病除了成因類似,彼此之間亦具有高度關聯性,所以往往將其合稱「三高」。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二 一三~二 一六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民眾之三高盛行率: 高血壓盛行率為25.15%(男性:28.38%,女性21.96%),估計罹患高血壓約484萬人。 高血糖盛行率為11.46%(男性:12.78%,女性:10.25%),估計罹患糖尿病約221萬人。 高血脂盛行率為22.56%(男性:25.42%,女性:19.87%),估計罹患高血脂約435萬人。

  7. 2020年12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12 月 1 日. 0. 1171. 罕見疾病,相信對許多人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我們時常聽到如玻璃娃娃、白化症、泡泡龍等罕見疾病,但對罕見疾病其實不甚理解。 2014年在全球蔚為風潮的「冰桶挑戰(Ice Bucket Challenge)」,就是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發起的募款活動,也因此讓大眾更瞭解此罕見疾病,並引發關注。 罕見疾病盛行率不高,也因患病人數少的狀況下,診斷、治療到研發藥物的過程都大不易,治療方式有其限制且不易治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