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日 · 2022年初有則新聞,根據證交所公告,「航海王」之一的長榮股東張國華與其配偶,於今年初申報轉讓20萬6,900張持股,信託給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財產專戶,轉讓市值高達290億8,000萬元。

  2. 2022年11月1日 · 以許多投資人聚焦的股市來看,股票漲跌的關鍵在於「是否能獲利(獲利=營收-成本)」,由於許多公司的資金來源有很高的比例是透過借貸,當利率上升,成本即上升,若營收不變,或是營收增加的幅度不及成本增加的幅度,獲利就會減少,股票、股票型

  3. 2023年10月1日 · 買賣境內上市櫃股票(有價證券),獲利分成2種,一是賺價差(資本利得),另一種是領取股利所得。 .資本利得(價差):目前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不論個人或法人皆不課所得稅,僅課徵成交價的3 疑狳擖璈鷁|。

  4. 2018年1月1日 · 上一期於《Advisers財務顧問》344期,介紹了臺灣民眾喜愛投資的「基金」及「股票」以個人或企業持有時的課稅方式,本期將再舉幾項金融商品做介紹。

  5. 2023年12月1日 · 2023年截至10月,富九通訊處交出人力「淨成長」24人的成績單,比起年初的56人足足成長了42%,更拿過富邦人壽2022年中型單位通訊處績效達成率第1名、全國最佳通訊處第3名,目前通訊處人力來到80人。

  6. 2017年10月1日 · 臺灣曾經歷過全民皆股的股市黃金歲月,然而近年參與投資的人數不斷減少,新聞報導:「根據統計,二 一七年前四月平均股市交易人數為181萬人,對比二 年臺股第三次上萬點時的交易人數315萬人,現今只剩不到6成」。

  7. 2022年4月1日 · 近幾年,投資型商品愈發受到重視,特別是儲蓄型商品受到法規限縮後,資金運用靈活的投資型商品更加受到青睞。. 而對一般民眾來說,投資型商品有哪些問題是他們較關心,或者較容易產生誤會的?. 投資型商品大約在2006年左右進入臺灣市場,由於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