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何文匯 教授 , JP (英語: Richard Ho Man-wui ,1946年5月23日 — [2] ), 廣東 南海 人,香港語言、文學學者。 曾先後畢業於 崇蘭中學 (小學部)、 聖若瑟書院 、 香港大學 (文學士,1969年;哲學碩士,1972年)及英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 哲學博士 ,1975年)。 [3] :309 [1] 曾任教於美國 威斯康辛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累任香港 區域市政局 議員、中文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務長,以及 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 (簡稱「中東書院」)創校校長等職位。

  2. 何文匯 教授 , JP (英語: Richard Ho Man-wui ,1946年5月23日 — [2] ), 廣東 南海 人,香港語言、文學學者。 曾先後畢業於 崇蘭中學 (小學部)、 聖若瑟書院 、 香港大學 (文學士,1969年;哲學碩士,1972年)及英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 哲學博士 ,1975年)。 [3] :309 [1] 曾任教於美國 威斯康辛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累任香港 區域市政局 議員、中文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務長,以及 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社區書院 (簡稱「中東書院」)創校校長等職位。

  3. 2024年6月21日 · 文汇 教授 , JP (英语: Richard Ho Man-wui ,1946年5月23日 — [2] ), 广东 南海 人,香港语言、文学学者。. 曾先后毕业于 崇兰中学 (小学部)、 圣若瑟书院 、 香港大学 (文学士,1969年;哲学硕士,1972年)及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 哲学博士 ...

  4.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本系概況. 學系成員. 何文匯 教授.

  5. 2024年4月21日 · 何文匯教授所撰中英文專著20餘種,包括《陳子昂感遇詩箋》(1978)、《人鬼神》(1982)、《箴言精選》(1983)、《雜體詩釋例》(1986)等。 承接上文:〈粵語傳承 道阻且長──何文匯教授訪談錄〉(4-2) (陳煒舜)陳:老師抉幽探微,詮解細緻而 ...

  6. 2019年8月24日 · 【點讀專訪】粵語正音鼻祖何文匯 人才「背」出「正音功」 兜兜轉轉重投學術懷抱. 何博士花大半生推動粵語正音運動,對文字非常執著,《唐宋詩詞六十首》的校勘工作尤其複雜,因為每首詩和詞都有不同版本,只是一首《琵琶行》都可以寫成十多張A4紙的校勘記。 「完成挑選和校勘作品之後,我要把六十首詩和詞先讀一次作示範,再讓獲邀的名人灌錄正式的朗讀版,而我就負責演繹其中三首。 」書內附上何博士的解說,令讀者更全面掌握詩詞表達的意思。 令人意外的是,何博士踏入學術圈前,原來曾在娛樂圈打滾過,「應該是『麗的』時代吧,還是黑白電視時候的事了。 那時候演了不少舞台劇、電視劇。 在麗的電視待了一會就去英國讀書,然後去了美國教書。

  7. 2024年4月18日 · 粵語傳承 道阻且長──何文匯教授訪談錄. 實際上,粵語保存中古音系之特徵,其完備是令人驚嘆的。. 因此,以粵語誦讀唐宋詩詞,不僅更能叶韻,也更合乎平仄格律。. 可以說,粵語在保存與推廣傳統文化方面,具有很大貢獻與潛能。. 作者: 編輯精選 ...

  8. 何文匯 , MH , JP ( 英文 : Richard Ho , 1946年 5月23號 —), 香港 粵音 學者。 做過 香港中文大學 中文系 教授 、教務長、香港中文大學東華三院 社區書院 創校校長。 任職中東書院其間,校內發生過集體辭職事件,涉及新任同接任嘅教務長同教務組。 粵語正音運動. 何文匯一直搞「 粵語正音運動 」,響 香港電台 主持過唔少粵語正音嘅節目,亦出版過唔少教粵語「正確讀法」嘅書。 但係,由何文匯所主導嘅「正音運動」,引起好多嘅爭議,認為𠵱家粵語嘅讀音只係靠「約定俗成」,冇統一標準,所以提倡以 黃錫凌 《 粵音韻彙 》嘅注音同埋《 康熙字典 》裏面嘅 反切 注音為標準。 佢透過香港教育局開辦粵語正音課程,教現任 先生 粵語嘅「正確讀音」。

  9. www.wikiwand.com › zh-tw › 何文匯何文匯 - Wikiwand

    何文匯 教授 , JP (英語: Richard Ho Man-wui ,1946年5月23日 — [2] ), 廣東 南海 人,香港語言、文學學者。. 曾先後畢業於 崇蘭中學 (小學部)、 聖若瑟書院 、 香港大學 (文學士,1969年;哲學碩士,1972年)及英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 ( 哲學博士 ,1975年 ...

  10. 提到「何文匯」你會聯想到甚麼﹖中文系教授、粵音專家、多產作家、前議員、演員、節目主持、校長……不論是那個身份,總離不開「中文」的元素。 追本溯源,當初為何選擇漢學之路﹖又是如何與中大結緣﹖一切要由對他影響深遠的四位國學大師說起。 何文匯中學就讀聖若瑟英文書院,自幼熱愛中國文學,中學時已自發到學海書樓聽漢學大師講課。 他說:「最令我難忘的是陳湛銓先生。 我有一次途經大會堂,看見學海書樓貼出一張告示,寫著星期日陳湛銓先生講《莊子•秋水》。 那時我在聖若瑟讀upper 6(編按:其時,英文中學設兩年中六課程,稱為lower 6,初六;upper 6,高六。 為升讀香港大學的先修課程。 )課程亦要讀《秋水》,但經陳老師講解後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學問與眾不同,我覺得很神奇,後來但凡陳老師的講座都去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