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余慧明 (英語: Winnie,Yu Wai Ming ,1987年5月28日 — ), 香港 本土派人物,已解散的 醫管局員工陣線 前主席。. 在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相關爭議 的醫護罷工行動而聞名。. 2021年1月6日因早前參與立法會民主派初選涉嫌違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 ...

  2. 歐寶文、黎偉賢、黃瑞欣、林子健、余慧明、楊惠平、連啟榮。 【時代論壇訊】 根 據法例,特首選舉委員會的基督教席位,向來由基督教協進會提名,但近年有信徒提出須重新思考沿用提名的做法。

  3. 為鼓勵獻身傳道之學生,是屆神學獎學金金額由原來港幣五千元,增至八千元。聯會教育部部長鄺偉衡牧師希望神學獎學金不單能鼓勵神學生,更盼望可挑旺教會及信徒關心神學教育,造就本港信徒。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神學生的心志―背負別人的苦難. 第 2685 期(2016 年 2 月 7 日) 各司其職 志仁. 分享: Whatsapp 電郵 臉書 推特. 基本上,沒有人反對「神學生就是教會的將來」這句話。 但話又說回來,教會內的堂主任、教牧同工似乎又沒有制定培訓神學生的策略,使他們在堂會學習時沒有太多發揮的機會,通常停留在認識、認識再認識的層面上。 故此,神學生要非常清晰自己的職分和定位。 神學生這名稱,顧名思義是神學院的學生,這已經喻示了神學生要在神學院的學習中取得好成績。 然而,也有一些神學生淡化成績的重要性,但會友支持神學生的學習,期望他們取得合格或優異的成績也是人之常情。 對此,神學生要明白長輩們的期望,如果神學生連這捨己從人的最低要求也做不好,他日怎樣在堂會放下自己,卑微服侍。

    • 為何選擇讀護士?
    • 只要你到過現場 你的想法就會改變
    • 計劃移民 回到「港豬時代」
    • 如果努力了還失敗的話……

    小時候,電視新聞只是晚飯時間的「背景音樂」,晚飯過後開播的三線劇集才是主菜。《壹號皇庭》、《妙手仁心》和《男親女愛》,是她的精神食糧,余慧明務必看完才捨得睡覺。 家住公屋,中小學都在屋邨附近,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那時也不流行什麼課外活動,余慧明每一天只管返學放學,活動範圍離不開荃灣,最遠只到葵芳,甚少出九龍,維園更加未去過。升上高中,她才第一次與同學去荃灣的富華中心吃午飯,吃一餐大快活已經是一種「突破」。 當年最貼近余慧明的大新聞,只有二〇〇三年的廿三條和沙士。那一年,她讀中四,最大影響只是停課。「當年市面真的死城一樣,但是我記得口罩是沒有缺貨,我戴過N95。」余慧明對沙士的印象,就是台灣有醫護爬窗逃生,香港醫護卻謹守崗位。後來,爺爺因癌症入院,余慧明在探病時間卻總見護士忙得一頭煙,甚少關心...

    剛考入大學的時候,余慧明還曾想過做警察。「後來還是覺得,護士始終是一門專業。」余慧明沒有想過,畢業四年之後,她的專業會大派用場。 那是二〇一四年九月廿八日,余慧明在電視直播看着催淚彈在夏慤道炸開,煙霧瀰漫。那一天她返午更,放工後與同事飛奔落金鐘。「因為我有朋友在現場。」去到中環站已經聞到刺鼻的氣味,職員卻不讓他們出站。一行人落灣仔,一邊在教堂協助整理物資,一邊打探朋友下落。夜深,不知哪兒傳出消息,表示警察會開實彈。她哭着勸朋友離開,之後,佔領中環,正式啟動。 廿三條、天星皇后、反高鐵、新界東北……曾幾何時,對於余慧明而言,都只是「新聞報道」。「原來,當你身處現場,見過慌張的面孔,聞過刺鼻的氣味,感受過『有嘢打到嚟』的恐懼,一切都難以忘記。」 義務急救,余慧明覺得是自己唯一可以提供的才能。十月...

    起初只是鋪紙皮瞓街,後來與丈夫買來一個橙色的帳篷,余慧明至今難忘早上六點有人派發熱騰騰的魚柳包。「第一次覺得香港人原來會守望相助。」這個comfort zone,三個月後清場只餘下一句 We will be back, it’s just the beginning。 真的嗎?余慧明一直狐疑。兩年後年初一,旺角爆發騷亂,梁天琦當時身在現場。余慧明心中有點掙扎,思考當時有人擲磚頭的行動是否有點過火。現在回想,她其實贊同的是香港需要改變。那之後的立會補選,余慧明投了梁天琦一票,結果那次補選,梁天琦得票六萬多,勝選的是得票逾十六萬的公民黨候選人楊岳橋。梁天琦同年六月參加立法會選舉,簽署了確認擁護《基本法》和不會繼續主張和推動港獨的確認書,不過,選舉主任以不信納他真誠擁護《基本法》為由取消了他的參選...

    沉寂兩年,她努力學日文,覺得自己正在為移居日本開展新事業做好準備。誰也沒料到,香港會出現令舉世矚目的百萬人反送中修例大遊行。她以為政府會有合適回應,但政府的回應是繼續通過條例。「那一下,我着咗,人生所有的火一下子燒上來。」 她每星期遊行,加入醫護Telegram羣組,變成其中一個活躍分子,人生第一次成為一個核心小組的成員。一切看似那麼順理成章,卻是余慧明第一次覺得,行動或許可以帶來改變,即使只是一點點也好。然後,疫情降臨,部分醫護人員希望透過罷工行動迫使政府及早封關。 罷工維持了五天,那一夜,余慧明負責宣布罷工暫時結束,醫管局大樓內放眼都是紙牌標語,有人飲泣,有人相擁,有人互相打氣。余慧明眼眶開始泛紅。「我在現場感受到大家的連結,我想繼續保持這份力量。」她說。 作為成立不久的醫護工會主席,她...

  6. 2022年3月10日 · 今年在網上舉辦的「神學生日」於二月十八日進行,當日聚會有敬拜、信息、同工分享,並有回顧過去七十年神學生聯禱會的片段,亦有線上分組和祈禱環節,約三百五十位來自十六間神學院或聖經學院的神學生出席。

  7. 2023年8月28日 · 余慧明今午作供完畢,辯方案情正式完結,案件暫訂押後至11月27日,待控辯雙方作口頭結案陳辭。 民主派「35+」初選案今(28日)進入第115天審訊,前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第四日自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