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日 ·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 ① 之自性; ② 生方便; ③ 之差別; ④ 正修時應如何行; ⑤ 此等攝義。 寅六 學習般若 : 「學習般若」分四: ① 般若的本質。

  2. 一貫之綱宗-明師一指妙法:明心見性 見性成佛. 或問:心何以?. 曰:欲其心,當先識何為「人心」?. 何為「道心」?. 若「人心」、「道心」辨之未,識之未真,一味紛紛亂亂,憧憧擾擾,非是妄想,即是貪心,而欲「明心」得乎?. 夫紛紛擾擾之心 ...

  3. 若無觀修或是微少,則不能生無垢淨,道勝命根。 觀察修和止修這兩種修行道理,在顯教和密教的許多經典中都有多處的說到,須由觀察的角度來修習此兩種修行方式,如果不去觀修或者修持過少,則不能生起道的勝妙命根 -- 無垢智慧。

  4. 2021年2月11日 · 懈怠不精進的過患,如《海請問經》說:懈怠的人,菩提離他很遙遠、最極遙遠。 懈怠者沒有佈施乃至般若,也沒有利他之行。 《彌勒請問經》中說: “ 佛語阿難,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於無上正真之道。

  5. 2020年7月13日 · 這個毘缽舍那我們稱它為「」。. 而慧的次第是聞、思、修,修前面是思,思前面是聞,為了要聞,所以要親近知識,整個的道次就是這樣開出來的。. 【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 ...

  6. 2020年4月5日 · 問:靈山五母到底是誰?. 能不能確定身份?. 答:『五母』在很多靈山修學中就說法不一,有天母、地母、佛母、驪山老母、王母、金母等等,總而言之各處廟宇道場上辯爭得面紅耳赤,真相如何?. 總是讓人霧霎霎而越拜越迷惑,也不知自己通靈得對不對 ...

  7. 2020年9月26日 · 廣論消文181-2. 未一、大小乘共許的無明體性. 【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 ” 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惟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所餘,是相違所對治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