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12日 · 佛系生活」是什麼意思. 最近頻繁聽到各種佛系。 佛系大意是:有也行,沒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 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與其說是無欲無求,不如說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說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生活態度。 這種生活態度呢說得高深點叫佛系,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就叫做喪、懶! 是年輕人的一種面對壓力焦慮的一種常見的自我消解的方式。 「佛系生活」出處在哪. 該詞源自於之前流行語網絡的 「佛系追星」 一詞,提煉出來了「佛系」這個精華出來,適用於如今任何場合任何情況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生活態度,尤其是常常用來形容年輕人。 「佛系生活」發展經歷. 該詞之所以被大家所熟知源自於2017年12月12日,霸占微博熱搜的一個話題叫做「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一篇關於細數了90後佛系生活的原創微信文章,作者新世相。

  2. 2018年4月16日 · 最近興起一陣「佛系生活的梗圖,小宅女的臉書滿滿都被這些佛系梗圖洗版。 讓人感到神奇的是,大部分的佛系梗圖都真的蠻像現在年輕人的生活 ...

  3. 2019年1月20日 · 佛系”现象的流行客观上体现了人们对个性生活的追求成为一种共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一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流行,主要是有足够的人能认同这种现象。 “佛系”现象同样如此,当自己认为这种“佛系”状态很好时,一些人就会学习和模仿这种状态;还有一些人本来过得并非是“佛系”生活,但他们也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设想为了“佛系”生活,便也自称是“佛系青年”了。 不论以上哪一种情况,其实质都是盲目从众的表现。 所以,“佛系青年”并没有那么多,许多人只是看到这个词流行了才自称或被称为“佛系”的,进而使得这个词在更大范围内流行开来。 那些盲从“佛系”的人也许他们有着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但当“佛系”生活流行起来时他们就倒向了“佛系”生活,这就是对自身个性的一种消解。

  4. 佛系生活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来源于流行语网络的“佛系青年”一词,是指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不争不抢,平和地过自己的生活。 该词可以说是真的在寺庙修行,也可以说是平时对人对事的态度。

  5. 2018年2月1日 · 事實上,「佛系」並不是新創詞彙,它源自於2014年的日本,指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男子」,特徵包括重視個人興趣、熱愛獨處、凡事依自己的節奏行動、不喜歡顧慮周遭,以及嫌戀愛麻煩、不需要女友、認為和女生相處很疲憊等。 對日本而言,「佛系」一詞反映的是,在經濟普遍低迷的「低慾望時代」下,年輕人傾向不婚、不生、不買房、不買車的某種人格特質。 他們大多對戀愛感到消極,比起跟異性打交道,更喜歡自己獨處。 「佛系」到了中國後,意義變得更廣,代表的不再是特定人格特質,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與成天汲汲營營、充滿野心的理想家不同,他們的人生態度是「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傾向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極簡生活。 佛系青年的世代特質,是「豁達」還是「逃避」?

  6. 佛系這個詞彙從網路發跡,大約在2018年左右廣為流傳使用,有眾多玩家喜歡的手機遊戲「旅行青蛙」,也類似佛系的概念,營造一種看破世俗,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種狀態和態度,如今也有不少人加入佛系行列。

  7. 佛系是中文網路新生的流行語,約在2018年左右開始比較頻繁的在中文網路跟媒體出現,在中文的語境裡大致意思是指怎麼都行、看淡一切、無欲無求的一種生活態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