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我們希望可以運用多角度的技巧及理論如心理劇(Psychodrama)及藝術運用(Art),幫助你更全面地感受自己的經歷,而非只運用單純普通輔導技巧輔導工作不能只有技巧 坊間有很多訓練輔導義工的服務計劃,如放榜熱線、自殺熱線及情緒服務支援熱線。

  3. 《輔導教室》系列一包括以下三集: (一)精神病(焦慮抑鬱症)個案 ⎯ 透過社工的幫助,阿恩最終克服精神困擾,能.

  4. 1.社會個案工作:為直接服務的三大方法之一,用專業的知識理論技巧,以個人及家庭為主體,透過直接服務,協助發揮服務對象的潛能並滿足其需求,協助恢復社會功能和解決問題和

  5. 尋解面談的基本假設及輔導模式. 1. 相信案主有足夠能力和資源去解決自己的困難,而不把案主看成一個有問題和有缺憾的人 → 不斷發掘案主的潛能。 2. 不執着於問題的定性和成因,問題的診斷和評估。 3. 以現在及將來為焦點,與案主謀求一個可行的目標或方向。 4. 從案主的強處及成功經驗出發,增加案主應變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5. 通過工作員與案主的 “ 談話過程”,對問題重新建構解決問題的方案。 6. 提供足夠空間,讓案主表達對 ( 負面) 行為及事件的理解和感受,並關心及引導他們期望的轉變。 三個基本立場. 1. 非理論性 (atheoretical) 2. 非規範性 (non-normative) 3. 以案主為中心及主導 (client-determined)

  6. 個案工作流程與步驟 (上)】 一、申請與接案會談. (一)、目的:了解服務對象求助的「動機和問題」,並了解服務對象對於自身狀況的看法,工作者要篩選確定機構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夠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 翻譯:服務對象有可能什麼都不知道就跑來機構求助,所以工作者要先初步的釐清是否能夠幫忙. (二)、內容. 1.初步建立關係:從服務對象上門求助就開始建立關係了. 2.初步探索問題與困境:了解服務對象的訴求、對問題的想法、做了哪些努力來因應問題、希望機構能夠提供何種協助. 3.工作者說明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並釐清服務對象對於機構的期待. 4.初步確認服務的提供,若服務對象的需求不符合機構所能提供的協助之時,應當協助轉介到合適的機構. (三)、注意事項.

  7. 前言: 社會工作的技巧確實存在且廣布四方,見於團體工作與會心團體 (encounter)、人類潛能與個人效率法、行為目標與治療契約 (treatment contract)的使用、任務中心個案工作 (task-centered casework)、共同諮商、交流分析 (transactional analysis)、社交技巧訓練、角色扮演、遊戲、模擬演練等等。 「David Welham 著 」P.5. 輔導技巧之預估. 社交技巧不佳的青少年同儕關係也會受到影響,研究顯示被同儕排擠的青少年,在未來有行為偏差的比率比較高。 {LeCroy&Rose,1987;LeCroy,1987}

  8. 偉偉的案例顯示,採用家長輔導配合學童個別輔導 (IEP) 及藥物治療,可較深入及徹底改善學童的情況,以及提供較全面的幫助。 筆者發現,當兼收老師在輔導問題較複雜(如家庭背景、教育水平、身體或精神健康等) 的家長時,會感到十分吃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