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除引致肥胖外,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或營養不良均可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適量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減低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亦有助保持理想體重和紓緩壓力。 均衡飲食亦為健康帶來不少益處,例如多進食新鮮的蔬果有助於預防患上某些種類的癌症。
      www.gov.hk/tc/residents/health/healthadvice/healthcare/exercise.htm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運動與營養. 分享: 本文介紹如何透過適量運動和均衡飲食,達致健康生活。 港人生活模式.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建議,年滿18歲或以上的成人每星期進行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體能活動,或至少75分鐘劇烈帶氧體能活動,或相等於混合兩種活動模式的時間。 二零一四至二零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13.0%的18歲或以上人士未能達到世衞建議的體能活動量。 飲食方面,94.4%的15歲或以上人士未能遵照世衞每天進食最少五份蔬果的建議。 適量運動和健康飲食的益處. 除引致肥胖外,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或營養不良均可增加患上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某些癌症的風險。 適量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減低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亦有助保持理想體重和紓緩壓力。

    • 简体中文

      此专题文章由香港政府提供,介绍如何透过适量运动和均衡饮 ...

    • Exercise and Nutrition

      Learn about how to enjoy a healthier lifestyle by ...

    • 有關運動的真相。多年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缺乏運動的人只要經常進行適量運動,也可改善健康狀況。不須從事劇烈運動也可促進健康。增加運動量(持續時間、次數或劇烈程度)會對健康有更大益處。
    • 經常運動的確實益處。在每星期大多數日子抽空做適量運動,並且持之以恆,可在以下各方面改善健康狀況:延年益壽。減低死於心臟病的機會。減低患上糖尿病的機會。
    • 運動在香港的普及程度。缺乏運動的情況在香港十分普遍。本港超過一半的人口並非經常運動。衞生署於2007年4月進行的「行為風險因素調查」顯示於調查前一星期,超過一半( 56.4% ) 18 - 64歲人士沒有進行任何最少十分鐘的中度劇烈運動及只有約三分之一( 34.7% )曾進行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
    • 缺乏運動對公眾健康的影響。缺乏運動是多種疾病的其中一個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部分癌症及肥胖。在2007年,本港有:6 373人死於心臟病;及。
    • 引言
    • 體能活動與熱量消耗
    • 體質指數
    • 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
    • 體能活動量的指引
    • 注意事項

    根據「全港社區體質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各年齡層大部分體質參數較十年前同類測試的結果有所改進,反映市民對健康日益關注;但結果亦指出超過半數的市民日常體能活動未達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指標。 體能活動對健康有莫大益處,體能活動量愈高,體質便愈理想;相反,體能活動量不足,體質會隨着年紀增長轉差。體能活動有助降低患上一系列非傳染病風險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中風、部分癌症(例如大腸癌)和抑鬱症。 要保持身體健康,應把體能活動融入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我們可以善用日常機會多做運動,例如多步行、行樓梯、做家務、或早一點起床、利用午膳或晚飯前的時間做運動。能強身健體之餘,也有助提高工作效率,令生活更添姿采。

    研究顯示,運動無須劇烈,中等強度(令人輕微流汗,心跳和呼吸稍為加快)的運動已能促進健康。 身體的熱量消耗會因應活動的劇烈程度、時間長短和個人因素而有所不同。 計算熱量消耗的方程式如下: 體重(公斤)x活動時間(小時)x代謝等值(MET) 舉例:一名體重60公斤人士,透過急步走30分鐘所消耗的熱量為: 60公斤x 0.5小時x 4.3 METs = 129千卡 下表載列不同活動所消耗的熱量 (以活動30分鐘計算):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實際消耗的熱量亦同時取決於活動劇烈程度和時間長短、以及個人體能、技術水平、性別、年齡及體重等因素。) *代謝等值(Metabolic Equivalent)是體能活動的強度指標。一般而言,低於 3 METs 的活動屬低強度;3至6 METs的活動屬中等強度;高於...

    根據下表,該名男士的體質指數屬於適中。 計算體質指數是評估成人是否過輕或過重的方法之一;但如遇下列情況,則以量度皮下脂肪的方法較為準確: 1. 經常運動的人士,肌肉較多,脂肪卻較少。他們的體重可能超出標準,但仍屬健康; 2. 有些人士並無過重,但肌肉質量可能遠低於標準,而脂肪量卻遠高於正常水平。他們的體重雖然適中,但也屬於肥胖。

    要確保運動安全及其運動量適中,控制運動強度是非常重要的。請緊記,當進行運動時,呼吸會轉為急促,脈搏也會加快,這些生理反應視為運動強度的指標。請參照以下的「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以評估及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 運動時,可利用自覺竭力程度評分方法,評估及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人可把自覺竭力強度定於5至7之間,個人可視乎需要按自己體能情況下調。

    長者(年滿65歲或以上) *: 對於這年齡組別的長者來說,體能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及社區內進行的消閒體能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踏單車)、職務(若長者仍須工作)、家務雜項、遊戲、競賽、體育或有計劃的運動。 所有健康並沒有體能活動禁忌的65歲以上長者: 1. 長者應定期進行體能活動。 2. 長者應每星期進行最少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相等於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3. 長者還應每星期有兩天或以上,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強化肌肉活動。 4. 為提升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長者亦應每星期有三天或以上,進行多種著重平衡和力量訓練的中等或更高強度體能活動,作為每星期體能活動的一部分。 5. 要獲得更多健康...

    運動時須注意下列事項: 1. 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運動。 2. 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量力而為。 3. 穿著合適的運動衣服及運動鞋。 4. 循序漸進,由簡單的運動開始。 5. 運動前後做足熱身及緩和運動。 6. 運動時不要閉氣。 7. 運動時如感到不適,可放緩動作或稍作休息;若情況沒有改善,應立即向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求助。 鳴謝: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下頁

  3. 健 康 生 活 包 括. (一)實行. 健 康 飲 食. 健 康 飲 食 是 健 康 的 基 礎 。. 每 類 食 物 提 供 身 體 所 需 的 各 種 營 養 素 都 不 同 。. 我 們 進 食 時 應 按 照 「 健 康 飲 食 金 字 塔 」 的 建 議 比 例 進 食 、 並 每 天 喝 6 - 8 杯 流 質 飲 品 ( 包 括 清 水 ...

    •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所謂的「健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健康的狀態就是,體內每個細胞都能充滿元氣地活動起來。那麼「細胞缺乏元氣」又是什麼意思呢?細胞要做的事情其實非常單純,只有「吸收所需的養分」和「排出不需要的東西」這兩件事。
    • 身體由你每天的生活塑造而成。那麼,造成人體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是什麼呢?2008年,美國最負盛名的「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曾發表一篇名為〈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能預防癌症〉的論文。
    •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必須要有健康的腸內環境才行。目前身材屬於肥胖或累積大量內臟脂肪的人,他們的體內正在 慢性發炎 中,並處於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和脂質代謝異常的高風險狀態下。
    • 先改善生活習慣,才能有效改善腸道健康。改變長久固定的生活型態,是大腦最討厭的事情。原因在於,當我們想要這麼做之後所採取的行動,就是有意識大幅增加大腦負擔的行為。
  4. 要保持健康,你需要更活躍和多進行恆常運動。 如果你有點體能活動,但並非恆常地進行,你便有必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技巧、健康狀況或體質,制定一個可行的體能活動計劃。

  5. 3招養成運動習慣! 設立簡單目標,規律運動好處多.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現代人的工作型態經常久坐,若能每天抽出時間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亦能降低肥胖與慢性病的風險。 然而,儘管規律運動好處多多,對於習慣下班後回家追劇、當沙發馬鈴薯的人而言,要建立固定運動的習慣實非易事。 究竟該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避免三分鐘熱度? 不妨嘗試看看《Hello醫師》將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