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儲蓄險3益:保險保障、強迫儲蓄與預留稅源. 蘇俊嘉在早期就將儲蓄型商品連結到退休市場,特別是二 八年金融海嘯之後,隨著市場的演進,市場接受度漸漸將投資型保單轉移至增值型商品。 蘇俊嘉表示,增值型保單它本身還是一張壽險保單,會有如年金般的中間提領,是因為受到保單價值金的影響,也是保險公司提供給客戶的彈性。 但他也表示,現在保單的保額提高後,業務人員在做壽險規劃需要更謹慎,避免客戶的理財態度是「有錢就往保險堆。 早期集郵者朗朗上口的一句話是:「郵票有3益,怡情、益智跟儲蓄。

  2. 2020年5月1日 · 以大學學費來看,不論是歐美地區或是澳洲留學,一年的學費至少動輒150萬元新臺幣,因此在教育需求上,儲蓄型保險可以協助客戶有效籌備孩子的教育費用。

  3. 2020年6月1日 · 1. 儲蓄險當定存,錢到用時方知賠. 2. 保險買太長(資金流動低);投資作太短(未長期累積) 3. 緊急預備金準備不足.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4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0月1日 · 我根據自身經營高資產客戶的經驗,將商品區分為高保障(預留稅源)以及高現金價值(隱藏現金),分別推薦給客戶。. 保險在「指定受益人」這個區塊,確實發揮了很重要的資源分配細節。. 客戶也依據退休接班人計畫,分別簽署了他想要移轉的金額 ...

  6. 2019年2月1日 · 許多民眾可能會說,自己已有足夠應對風險的投資或儲蓄,這當然很好,但請進一步思考以下3點: 1.現在有錢,當事情發生的那一刻一定也有錢嗎? 2.如果投資剛好處於失利的狀態,又碰上意外或疾病,該怎麼辦?

  7. 2020年6月1日 · 而在現今的社會,若是單純講到儲蓄方式的選擇,許多人往往會直覺反應,以長期報酬率優於銀行定存的儲蓄險為第一選擇。. 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的壽險保費收入月報統計指出,二 一九年臺灣壽險初年度保費收入總計約有1 ...

  8. 2020年1月1日 · 至於未來總保費下降趨勢,也來自於新的保險合約會計準則,IFRS 17將「保費收入」更改為「保險合約收入」,使得如類定存的儲蓄險則被歸類到投資合約,不能算在保險合約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