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鶯鶯傳》,又稱《崔鶯鶯傳》、《會真記》,唐朝詩人元稹著,是《唐人傳奇》中的一個篇章。 本文因女主人公崔氏小名鶯鶯而得名。 「會真」是指「遇到仙女」,意指崔鶯鶯有天仙美貌。

  2. 鶯鶯傳是 唐人傳奇 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广泛流传,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1] 。 元代 王實甫 據此改編成雜劇《 西廂記 》。 禁书. 王实甫 根据《会真记》所写的《 西厢记 》曾被明清朝廷列为禁书。 小说《 红楼梦 》中有 贾宝玉 与 林黛玉 在 大观园 偷看禁书《会真》,即是《西厢记》。 故事主角的原型考證. 宋代 蘇軾 認為張生是元稹的好友 張籍 。 王銍 在《〈傳奇〉辯證》考證張生為元稹本人,並認為鶯鶯為元稹姨母鄭氏與永年縣尉崔鵬之女崔氏,即元稹的表妹。 鲁迅 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说:“《莺莺传》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 家族世系
    • 生平
    • 家庭
    • 主要代表作
    • 與女性的傳聞軼事
    • 评价
    • 參考書目
    十三世祖:拓跋什翼犍,北魏昭成帝
    十二世祖:拓跋力真
    十一世祖:拓跋意劲,彭城公
    七世祖:元祯,魏敷州刺史,意劲玄孙

    元稹生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八歲喪父,隨生母鄭氏遠赴鳳翔,依倚舅族。貞元九年(793年)擢較進士科簡易的明經科第,授校书郎,次年開始作詩。 貞元十五年(799年),仕於河中府。十九年(803年),娶出自京兆韦氏龙门公房韦夏卿的女儿韋叢,“稹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 元和五年(810年),與宦官爭宿驛舍正廳,被鞭打擊傷臉部,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舊唐書·元稹本傳》中卻記載:“稹既放志娛樂,稍不修邊幅,以瀆貨聞於時。” 元稹早期與宦官鬥爭,後期竟依附宦官,在江陵結交監軍崔潭峻,此一時期詩作多寫身邊瑣事,缺乏內容。 元稹最擅長艳诗和悼亡诗,情真意挚,颇能感人,“实非寻常游戏之偶作,乃心仪浣花草堂之巨制,而为元和体之上乘,且可视作此类诗最佳之代表者也”。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元和以後,為文筆...

    母亲

    1. 荥阳郑氏,出自荥阳郑氏北祖第六房,北魏中书令郑羲十代孙女,睦州刺史郑济之女。

    妻妾

    1. 元配韋叢,出身京兆韋氏,韋夏卿之女。生一女。 2. 繼室裴淑 3. 妾安仙嬪

    儿女

    1. 長女元保子,嫁韦绚,母韋叢。 2. 次女元小迎,母裴淑。 3. 三女元道衛,母裴淑。 4. 四女元道扶,母裴淑。 5. 子元道護,母裴淑。 6. 七子元荊,母安仙嬪。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遣悲怀(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懷 (其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元曲著名曲目《西厢记》的故事题材最早也是来自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讲述张生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丽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崔莺莺”邂逅,但“始乱之,终弃之”,认为自己“善补过”,“智者不为,为之者不惑”。後人考證崔鶯鶯的原型可能是其姨表妹,张生原型可能就是元稹,或元稹的表兄弟。 元稹24岁时娶20岁的世家名门闺秀韦丛,31岁时,韦丛因病去世,元稹悲伤不已,并为亡妻写了一系列悼亡诗,其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被视为用情专一,情有独钟的千古佳句。然而,同年,元稹即在成都邂逅薛涛,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两年后,元稹还在江陵府纳妾安仙嬪,三年後娶繼室裴淑。 元稹在成都時與樂妓薛濤有過一段情感經歷,二人邂逅於梓州(今四川三台縣)。元稹回到長安後曾寄詩給薛濤。...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元稹、白居易等的生活方式、政治态度、道家学问甚持批评。说到元稹、白居易等沉迷于酒肆、青樓,诗歌、書畫,虽然称名士,实则非国家之栋梁、君王之心膂。“此数子者,类皆酒肉以溺其志,嬉游以荡其情,服饰玩好书画以丧其守。凡此,非得美官厚利,则不足以厌其所欲。而精魄既摇,廉耻遂泯,方且号于人以为清流之津迳,而轻薄淫泆之士乐依之,以标榜为名士。如此,而能自树立以为君之心膂、国之桢干、民之荫藉者,万不得一。” 陳寅恪對元稹的道德評價苛刻,“微之所以棄雙文(即崔鶯鶯)而娶成之(韋叢),及樂天(白居易)、公垂(李紳)諸人之所以不以其事為非,正當時社會輿論道德之所容許”“綜其一生形跡,巧宦故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豈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乘此社會不同之道德標準及習俗並存雜用之...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张撝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 西廂記的故事題材最早來自唐代 詩人 元稹所寫的傳奇《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描寫他自己「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 講述他在「有僧舍曰普救寺」中,和一美麗女子「天之所命尤物」名「鶯鶯」邂逅,認為自己「善補過」,「智者不為,為之者 ...

  4. 後人考證崔鶯鶯的原型可能是其姨表妹,張生原型可能就是元稹,或元稹的表兄弟。 元稹24歲時娶20歲的世家名門閨秀韋叢,31歲時,韋叢因病去世,元稹悲傷不已,並為亡妻寫了一系列悼亡詩,其中「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被視為用情專一,情有 ...

  5. 墓葬 [ 編輯] 元懌墓位於洛陽老城北2公里。 起初人們將其墳冢稱作「青菜冢」以及誤認為「司馬懿墳」。 1948年,元懌墓誌被盜出,最終被追回。 1965年,考古工作者從盜洞進入元懌墓室並進行了考古調查。 元懌墓志銘 [ 編輯] 魏故使持節侍中假黃鉞太師丞相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太尉公清河文獻王之志銘. 王諱懌,字宣仁,河南洛陽人也。 太祖道武皇帝之七世孫,高祖孝文皇帝之第四子。 生而雅有奇表,文皇特所鍾愛。 幼而聰悟,慧性自然。 內明外朗之美,生知徇齊之妙,固以擬睿高陽,同徽子晉。 年方齠齔,便學通諸經。 強識博聞,一見不忘。 百氏無遺,群言畢覽。 文華綺贍,下筆成章。 升高睹物,在興而作。 雖食時之敏,七步之精,未之過也。 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郡王,食邑二千戶。

  6. 生平 [ 编辑] 宜昌市 三游洞摩崖 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塑像. 元稹生于唐 大历 十四年(779年) [3] ,八岁丧父,随生母郑氏远赴 凤翔 ,依倚舅族。 贞元 九年(793年)擢较 进士科 简易的 明经科 第 [4] ,授 校书郎 [5] ,次年开始作 诗 。 贞元 十五年(799年),仕于河中府。 十九年(803年),娶出自 京兆韦氏 龙门公房 韦夏卿 的女儿 韦丛 ,“稹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 [6] 。 元和 五年(810年),与宦官争宿驿舍正厅,被鞭打击伤脸部,贬为 江陵 府士曹参军。 《 旧唐书 ·元稹本传》中却记载:“稹既放志娱乐,稍不修边幅,以渎货闻于时。 元稹早期与 宦官 斗争,后期竟依附宦官,在江陵结交监军 崔潭峻 ,此一时期诗作多写身边琐事,缺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