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楊嘉驃昨(19日)晚上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患上末期癌症,抗癌超過一年,決定捐贈80萬元予香港兒童癌病基金,支持患癌小朋友。 他在貼文表示抗癌過程痛苦,特別是化療副作用,令他失去說話能力甚至基本尊嚴。 他感恩一路上得到家人、朋友、公司等支持,現「想將帶不走的,留比勇敢抗癌嘅小朋友」,因此決定捐款,並勉勵患癌小朋友「請你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會康復」。 相關字詞﹕ 癌症.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28歲男子楊嘉驃Gabriel本周一(16日)在家中留下遺書失蹤,親友在網上發文尋人,最終在西貢一酒店尋獲他。

  2. 2024年5月23日 · 楊嘉驃去年10月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患上末期癌症,抗癌超過1年,決定捐贈80萬元予香港兒童癌病基金,並勉勵患癌小朋友「請你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會康復」。

  3. 2024年5月18日 ·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執行幹事黃惠玉昨向本報稱,附表中「嚴重傷害」的部分項目門檻過高,恐無法真正保護兒童,建議將當中的「身體虐待」及「疏忽照顧」擴展至造成較深傷口或大範圍傷口,以及長期或經常獨留兒童在家,也應舉報。

  4. 2023年6月15日 · 1. 留意有否對長者和兒童保障設限. 同一旅保計劃對一般成年人、長者和兒童的保障可能不同,若與長者或未成年子女旅遊,宜留意計劃對特定年齡人士的保障有否設限,如下調醫療費用和人身意外的最高賠償額、刪減個別保障項目等。 如有需要可投保較高保障額的計劃。 2. 宜先了解高風險活動是否受保. 進行高風險活動(如乘坐熱氣球、水肺潛水、滑雪)或自駕遊應留意是否受保及相關限制,例如有些保險列明部分較高風險活動的保障不適用於70歲以上人士,或會調低受保人因參與較高風險活動時受傷或意外死亡的最高賠償額。 旅行應及早安排行程,挑選適合的保險計劃。 3. 投保前比較不同計劃.

  5. 2024年2月26日 · HK HOPE為跨學科兒童疾病研究平台,目前逾50名研究人員受薪於中大,研究領域涵蓋血癌、眼科、呼吸系統科、心臟科、過敏和兒童睡眠等,其兩層實驗室設於兒童醫院,包括最快今年底啟用的生物樣本庫和動物實驗室(見另稿)。 研究所至今發表逾140篇研究文章,包括血癌研究。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錦堂稱,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癌症,佔比三成,本港每年約60宗新症,自從兒童醫院啟用後,全部集中在該院治療。 他說化療是一線治療方案,高危者會移植骨髓,治癒率七至九成,惟餘下少數病童一旦復發,治癒率大減至三至五成。 研究團隊早前為6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復發病童使用精準治療,透過抽取病童骨髓培養血癌細胞,作藥物篩查,檢視哪種標靶藥對該童療效最佳。 化驗報告3天內出爐,讓醫生參考用藥,提高治癒機率。

  6. 2021年3月1日 · 香港的兒童近期在疫情下也受到了特別關注,政府當局的突擊封區行動中,兒童居民在沒有車行走的馬路上暢快地踏單車、在窗邊向記者舉起毛公仔和做出趣怪表情,苦中作樂,令人會心微笑。 不過,突擊封區亦使部分非當區居民的兒童受困,雖然經家長和傳媒交涉,他們最後都能離開封鎖的地區,但政府人員的應對,反映出他們對兒童的需要考慮不周。 影響波及健康、教育、休憩、家庭. 事實上,疫情在港持續已超過一年,雖然聯合國曾警告疫情對兒童和他們的權利有着毁滅性的短、中、長期影響,有可能對其身體、情緒和精神健康造成損害,但政府似乎未有計劃全面檢視疫情和現時各項防疫安排對兒童的影響,和推出對應的紓緩措施。

  7. 2021年6月15日 ·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在2019年,香港18歲以下兒童共有102.94萬名,而最近的貧窮情况報告顯示,2019年貧窮兒童人口較2018年增加了1.1萬,上升至18.1萬,而兒童貧窮率則上升至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