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兒童膝蓋痛原因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0月26日 · 三軍總醫院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林建銘在臉書專頁「 建銘叔叔的成長教室 」發文解釋生長痛又叫做兒童良性夜間疼痛」,大概有10-20%的兒童會遇到年齡的高峰大約是4-12歲是兒童時期反覆性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見的原因生長痛有以下5大特徵: 一陣一陣的疼痛。 通常左右同時都會痛。 疼痛的位置大都位於大腿前面與小腿(但不影響關節)。 通常發生在傍晚或晚上。 身體檢查或影像及血液檢查一切正常。 林建銘指出,在臨床上,部分的生長痛兒童可能還會合併其他疼痛,像是腹痛、頭痛,會讓孩子在睡夢中被痛醒,持續幾分鐘甚至是幾小時,透過按摩、肌肉伸展及物理治療後,疼痛很快就會消退,到隔天早上則不復存在,一般而言,生長痛可能跟一整天較長的體能活動有關。

  3. 2020年9月4日 · 兒童或青少年的生長痛和腫瘤痛相同的是都有可能產生夜間疼痛睡到一半會痛到醒過來也會有骨頭痛和關節痛等問題不同的是腫瘤痛會持續在同一個地方有時甚至可以摸到腫塊而生長痛會時左時右有時在上肢有時又在下肢運動時腫瘤的疼痛仍會持續而生長痛會獲得緩解此外生長痛的好發部位在於大腿前側及小腿後側疼痛時長 20 分鐘左右不需藥物治療也可以痊愈。 而骨腫瘤較長發作在大腿骨跟髖骨的交界,或是骨盆、手肘的地方,休息 2~3 天沒有好轉甚至變嚴重,而且體重逐漸往下掉,就要懷疑是骨腫瘤了。 文 / 李依嶸 圖 / 蘇鈺婷. 延伸閱讀. 才沒有那麼多生長痛! 小孩老喊痛痛別輕忽 小心未來長短腳. 以為是轉骨的生長痛! 「青春期癌症」骨肉瘤,疼痛怎麼分? 導致骨質疏鬆的 3 種食物!

  4. 2022年6月24日 · 不論是哪一種原因都可以確定的是成長痛雖然會讓孩子痛得哇哇大叫但並不會有危害性。 4特色可判斷為成長痛症狀,位置多出現於腿部肌肉或膝蓋後方. 生長痛的疼痛大多較為深層,並不是從骨頭痛,而像是肌肉等軟組織的疼痛,是不牽涉到關節的部位,而疼痛位置大多出現下肢的大腿或小腿的肌肉,或膝蓋後方,但在疼痛位置不會有腫脹、局部發熱或起疹子等發炎症狀。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 成長痛症狀的特色: 1.通常是傍晚深夜休息後發作,早上和白天很少發生。 2.屬於間歇性疼痛,一般只痛數小時,緩解後會「完全不痛」。 3.外觀上看起來一切正常,不會有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隔天早上又是一尾活龍! 這些情形更容易引起生長痛的發生: 1.白天玩太嗨過度操勞,調皮蛋好發。

  5. 2019年12月7日 · 楊祐昇說生長痛的典型表現為間歇性疼痛可能痛個半小時1小時但不會持續1天疼痛部位不固定由於兒童膝蓋的小腿骨骨骼處為生長板因此最常見的疼痛部位在膝蓋小腿和大腿的前面主要是肌肉疼痛不是骨骼或關節本身外觀不會紅腫按壓不會痛小朋友生長痛常在晚上疼痛甚至睡覺時痛醒白天也會感覺不適有時生長痛也會斷斷續續持續23年。 楊祐昇說,身材較高、活動量大的小朋友也比較常出現生長痛,像劉小弟身高135公分、體重30幾公斤,身材較高,從小到目前都坐在班上最後一排、平常也愛運動打球,前幾年就陸續出現生長痛。 持續劇痛應就醫.

  6. 2017年1月30日 · 孩子突然說膝蓋或大腿痛的話父母最先想到的是生長痛。 一般生長痛發生在快速長高五歲到十四歲小孩身上。 膝蓋後方或大腿、小腿、腳踝、手腕等地方一起感到疼痛為其特徵。 【急診醫師的複利健走法🌟超早鳥37折🌟保證最低價】讓熱血俠醫帶你從肌少到登百岳,姿勢矯正、全身燃脂、防跌不傷膝👇. 生長痛引發的原因有很多種。 首先是骨頭和肌肉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在成長,讓人感到疼痛。 當肌腱或肌肉無法跟上骨頭的成長速度在拉扯時,包覆在骨頭的骨膜會因此增長,周圍神經受到刺激從而產生疼痛感。 或是骨頭周圍的肌肉生長不均衡也會引起疼痛。 腳、脊椎和下巴等地方的不適,都有可能是這種狀況。 關節痛不一定是生長痛,還是要經過醫生檢查. 某一天我聽說朋友的兒子因為腰痛所以沒有去幼稚園上課。 孩子說不只腰,連腳及全身都感到疼痛。

  7. 孩子的膝蓋疼痛可以分成兩大類急性傷害膝蓋撞擊或扭拉傷可能造成十字韌帶斷裂內外側副韌帶撕裂半月軟骨破裂甚至骨折影響日後運動功能甚鉅。 從評估診斷、處置到復健治療,都要專業用心介入。 慢性過度使用損傷 :孩子的成長是由骨骼開始,骨骼成長後再帶動肌肉肌腱的生長,因此快速成長期時,骨骼已經拉長而肌肉肌腱尚未伸長,因此處於緊繃狀態、彈性下降,在肌腱接在生長板的附著點施加較大的壓力。 此外,成長期孩子的生長板處於細胞分化、骨骼快速拉長狀態,骨質密度較低,也就更容易因過度使用的肌腱持續拉扯而受傷。 長期過度使用拉扯的膝蓋生長板損傷,主要來自股四頭肌肌腱及髕骨肌腱的拉力,常見受傷位置包括髕骨下緣及脛骨粗隆 (tibial tuberosity) 。

  8. 雖然大部分幼兒下肢疼痛均可歸屬於生長痛不過如果有下列情況發生時一定要很小心:(疼痛的部位固定;(只限一腿疼痛;(每天都痛白天也痛;(外觀上有變化如皮膚顏色改變腫脹變形局部壓痛或表皮溫度升高甚至發燙等時就必須徹底查明病因所在把腫瘤各種不同組織的發炎骨折或其他外傷所致的疼痛排除掉以免延誤醫治。 有許多家長總覺得看醫師不照X光檢查,不會覺得安心,事實上骨科醫師都受過嚴格的專科醫師訓練,若有問題會主動安排照X光或其他更進一步檢查,況且很多疾病並無法利用X光檢查來診斷,犯不著亂槍打鳥式的照X光,使幼兒承受不必要的輻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