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日 · 教育局今日(2日)公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及評估指引其中列明不應探究仍在發展當中的事件或議題及違反法律及人倫道德的課題當局又指不應引導學生二元對立的探究角度但涉及是非對錯法理清晰的議題就不存在討論和妥協的空間

  2. 2021年6月4日 · 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將在今年9月於中四級起逐步取代通識教育科教育局早前公布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教協理事中學副校長張銳輝在電台節目上表示該指引難以釋除疑慮通識科以往專業自主空間較大師生可作多角度探討惟公社科很多內容 ...

  3. 2021年6月2日 · 政府銳意改革通識科並通過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公社科)代替通識科新課程將在9月正式於中四級推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 (2日)局中人語表示為讓學界準備落實新課程框架會盡快將公社科課本納入評審制度並已向出版社提供指引預計經評審的中四至中五級課本將一併在明年推出而局方亦將在本學年向每所公營及直資中學發放30萬港元的一筆過津貼津貼可用於支援教師教學及組織多元化的學習活動。 楊表示,教育局正開發多元的學與教資源,包括教學簡報、教學參考示例、工作紙,以及專為學生設計的網上自學課程等,並會將材料陸續上載至公民科的網上資源平台供學校使用,而以往為通識科編製的教材,部分內容亦切合公民科的課程,學校可繼續選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3月31日 · 課程發展議會今 (31日)公布通識科將改名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仍屬必修必考但不設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 (IES),會向學生提供往內地學習機會至於4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方案則可釋放約100至250小時有助學校提供更多元化的課程及照顧學生的多樣性課程發展議會表示今日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經詳細審議了高中4個核心科目即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科相關科目委員會提出的優化方案並省覽經學校問卷調查學校簡介會以及焦點小組等蒐集的意見後通過4科的優化方案並向教育局提出建議。 是次優化中,中文科和英文科主要是精簡/整合必修和選修部分,及減少公開評核試卷數目或優化試卷設計。

  6. 2022年3月24日 · Tweet. 中四級學生將在2024年應考文憑試公民科。. 經修訂的高中核心科目課程已於去年9月開始於中四級推行成為首批在2024年以該課程應考中學文憑試 (DSE)的學生。. 其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了通識教育科而中國語文科則取消了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 ...

  7. 2023年4月27日 · 通識科將改名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課程以香港國家和當代世界三個主題為核心內容仍屬必修必考但不設校本評核即獨立專題探究 (IES),會向學生提供往內地學習機會有末代通識科考生表示殺科感到不捨通識科包含的議題比公社科廣泛例如衞生等認為有助培育學生關心時事及批判性思維。 他又指,公社科只一刀切分「合格」與「不合格」,擔心重考生對公社科的內容不熟悉,對此感到徬徨。 通識科由2009年開始推行,目前為高中學制4科必修科目之一,學生一般選修2科,合共修讀6科應考文憑試。 考生需獲「33222」最低大學門檻成績,當中通識科必須合格。 最高瀏覽. 1 04月22日 (一) 06:13. 香港男遊客在南非伊麗莎白港潛水 不幸身亡.

  8. 2021年7月23日 · 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將於今年9月率先在中四級推出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今日公布2024年HKDSE的樣本試卷大部分資料引述港區國安法》、政府新聞稿、《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官方文件而題目則要求考生解釋學校教育在培養國家觀念的重要性香港青年到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及挑戰、《港區國安法的法治原則等。 有通識教師批評,試卷的角度單一,大部分考核學生抄寫、背誦能力,可見當局無意考核學生高階思維;亦有通識教師認為,試卷有保留通識基本的精神,學生仍有發揮空間,但期望日後試卷的資料可更多元化,不只是官方角度。 據樣本試卷,考生將有2小時回答3條問題,分別關於疫苗猶豫、《港區國安法》、大灣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