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日 · 對方俊閔來說增員的名單開發是科學化招募流程最重要的開始只要生活圈裡面可以接觸到的人且不排斥持續與業務人員接觸聯繫的都可以列入名單而後藉由國泰人壽AG 2.0」中的增員系統,將其增員引進。 名單開發是增員系統的第一個環節之後可以藉由初次面談找出增員對象能夠留在保險業的特質比如熱心企圖心積極性以及能夠藉由幫助他人得到成就感等。 同時國泰人壽亦與人才招募網站合作推出工作職涯性向測驗,讓增員對象能夠瞭解自身的特點是否與保險業相符。 而方俊閔認為,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在增員時,他更注重增員對象是否有意願,因為國泰人壽有完善的教育系統,即使毫無基礎的人也能藉由學習達到足夠的專業,但意願卻很難這麼做。

  2. 2019年6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6 月 1 日. 1109. 0. 從事保險業已有二十二年的全球人壽雲嘉南督導區佳里營業處業務經理余俊穎畢生熱愛棒壘球運動創立球隊且用心經營至今不僅讓球友們都能開心打球更透過自己的保險專業協助球友們及其家庭都能藉由保險而得到保障。 「跑! 跑! 二壘! 」採訪的上週才因為跑壘不小心受到擦傷的余俊穎,講到最熱愛的壘球,眼神依然散發著神采,講話的音調也高亢了起來,儘管已年近半百,下場打球仍是不落人後,這股熱忱不遜於年輕人,甚至猶有過之。 從小就對棒球充滿興趣,並且在學生時代加入棒球校隊的余俊穎,在出了社會後依然保有著運動習慣,對棒、壘球的熱情沒有絲毫降低,於是在一九九二年與一些球友共同成立了壘球隊,一直持續至今。

  3. 2019年1月1日 · 施俊吉更強調保險為個人和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是市場健全運作及帶動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府會持續強化金融體質積極協助開拓更多的金融商機希望能為金融產業投資大眾與臺灣社會提供更高的價值形成正向的經濟循環。 解析臺灣經濟與保險脈動. 黃天牧:金管會平衡金融創新與監理發展.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委黃天牧表示,為平衡金融監理與創新發展,金管會正積極建構兼顧「實踐創新」與「管理風險」的監理體制,特別是開放創新與穩健兼具的金融體系,對國家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 金管會作為一個主管機關,將會主動瞭解創新商品,辨識潛在效益與風險,在採取適當監理政策,不阻礙創新萌芽發展的前提下,平衡鼓勵創新與預防風險。 同時以「負責任創新為發展核心」,鼓勵業者發展創新同時,應兼顧消費者權益與金融穩定。

  4. 2020年4月1日 · 「行銷本就是違反人性。 」在自由意志之下,人們希望擁有主導權,因此在「購買商品」這種理應擁有絕對自主權的行為上「被推銷」,對人們來說是有種被剝奪自主決定、自主判斷的感受。 再者,人們對於失去的痛苦會大於獲得的快樂,更何況購買保險商品的「獲得」並非即時發生,因此當直覺性的思考模式(系統一)先行啟動,「購買保險」只會等於「失去金錢」,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拒絕問題。 有位保險業務人員與客戶原本就是熟識的朋友。 這位客戶是屬於標準的三明治族群,除了父母需要奉養之外,也有一對子女需要養育,加上妻子是全職主婦,並沒有收入來源,而這位全家唯一收入來源的經濟支柱卻沒有保險。

  5. 2019年1月1日 · 3種方式,瞭解你的客戶. 保險科技蓬勃發展,能明白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但如果想要提供消費者滿足期待的保障體驗, 光是科技還不夠,還必須倚靠業務人員的互動溫度,「無論科技如何發展到極致,保留對人的尊重與溫度」才是保險最重要的價值。 業務人員除了藉由科技工具認識消費族群外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也建議業務人員能透過以下3種方式瞭解客戶展開交流: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7期.

  6. 2020年9月1日 · 鑑於黃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歷其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前些日子聽廣播節目主持人趙少康先生談起他在年輕時的業務經歷及當時培養出的能力讓我想起過去還在保險公司任職時常提到的一段話:「任何的工作歷練都多少會培養出能力只是有些能力在離開原職場後就很少再派上用場而有些工作所培養的能力可以帶著走能讓自己終身受用其中保險業務工作歷練所養成的能力就是最具代表性的。 我也常跟新人說:「我不確定你在保險業務這行業會待多久,但我能確定的是,只要你在這行業努力過,你一定可以培養出這些終身受用的能力! 」綜合我多年的從業經驗與心得,其中包括:

  7. 2024年3月1日 · 2024 年 3 月 1 日. 0. 4878. 為什麼有許多保險業務員不斷與客戶聊天、面談,卻總是難以發現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與成交隔著咫尺之遙? 安聯人壽鋒鼎通訊處業務經理施雨倫在面談時透過「數據」勾起客戶的憂患意識,使用「故事」分析實際的規劃作法,理性與感性兼地為客戶服務,打造客製化的服務方式。 「經營客戶時,我發現客戶很喜歡分享,最討厭別人左右他的人生。 」施雨倫談到面談簡報的經驗時如此說道,她認為銷售時的重點是要多花時間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因此會藉由報章、雜誌、各大平臺所製作的報告手冊,以及公司提供的調查資料來開啟話題,引起客戶興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