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5日 · 一致承壓的原因一來是疫情反覆消耗國民的消費力,經濟前景未明,市民都減少非日常必要開支;二來是代理員人數下滑。 截至今年 6月30日,三者的個險渠道代理人數量分別為平安 94萬(-15.2%)、太保 64.1萬(-16.3%)、國壽 122.3萬(-31.1%)。 而這兩項因素都難以在短時間內化解。 不過代理人換職,中間亦有着汰弱留強的作用,往往令企業的代理人人均產能(FYP)上升。 今年上半年的每月人均FYP分別為太保 5918元(+41.5%)>國壽 5711元(+24.9%)> 平安 7810元(+21.1%)。

    • 股價跌勢由季績開始
    • 注意因素:供港東江水合約快屆滿
    • 粵海投資,現價可買入嗎?

    粵投的跌勢由 4月底展開,4月27日集團公布了今年首季業績,營收 34.15億元(港元・下同),同比微升 0.6%;稅前利潤則同比大減 22.0%至 13.87億元。 利潤大跌,主因是集團投資物業公允值調整產生的 1.85 億港元的淨虧損,而 2019年同期則有 3500萬淨盈餘。同時,百貨營運業務、酒店持有、經營及管理業務及基礎建設業務的表現亦未如理想。唯獨水資源業務抗跌力較佳,東深供水業務收入同比跌 4.0%,稅前利潤只同比微跌 1.5%。 疫情下業務倒退今年實在屢見不鮮,但由於疫情只是短暫的不利因素,很多時候都沒有影響行業的發展邏輯,所以大多企業股價都有不俗恢復,為甚麼市場則對粵投如此悲觀?

    水資源業務是粵投業務防守性的基石,對港供水業務收入在首季微升 0.3%至 13.15億元,佔集團總營收 38.5%;而整個東深供水業務稅前盈利 10.81億元,佔比更高達 77.9%。 而對港三年供水協議屆滿在即,香港政府與粵海投資將會商討 2021至2023年東江水價及買水協議。疫情打擊環球經濟,各國政府都在壓低公共事業收費,還利於民。市場預料 10月將宣布取消 2021至2023年東江水價的溢價,影響集團最大利潤來潤的成長性。

    粵投財務穩健,去年底持現金及等價物 133.4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亦長期處於正數水平,去年為 66.4億元,有足夠的派息能力。自 2008年起股息持續遞增,股息複合增長率 17.29%。近年派息比率亦持續增加,由 2016年 62.5%升至 2019年 74.9%。 所以問題在於賺息蝕價的可能性。近期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受惠國家內需促進政策;而且香港停購東江水的可能性極低,負面因素基本已經浮面,正在消化當中。現價市盈率 15.9倍,市賬率 1.9倍,在公用事業板塊中偏高,集團 2015至2019年盈利複合增長率 6.61%,撇除股息,現時股價的安全邊際不算大。 不過,粵投業務的穩定性高,水務系統及物業發展都能產生現金流,是優質資產。百貨營運及酒店經營雖然較遜色,但佔比不多,對業績及市場期望的影...

  2. 2021年11月15日 · 結語. 雖然友邦最新業績表現一般,但主要反映香港業務在旅遊限制下失去重要客源的短中期影響,集團的長線基本面依然穩健,長線投資者可考慮把握股價弱勢進場。. 友邦股價今日領漲藍籌,升超過2%,補回了上周出現的下跌裂口。. 更多分析:. 具倍數爆發 ...

  3. 2021年8月10日 · 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產品 TaurusElite,是國內獲批的最新可回收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 產品仍使用牛心包材料做為瓣葉,同時具有較強的徑向支撐力和順應性,以應對中國高鈣化高二葉瓣比例等病變挑戰。 同時具備更精進的輸送系統設計,兼備良好的軸向剛性和過弓柔順性,可回收性能表現亦可圈可點,可多次原位回收,高節段釋放仍可回收,回收後可重新跨瓣等優勢,得到業界臨床機構研究者的高度認可。 產品經導管主動脈瓣系統在提高TAVR手術安全性的同時,有望縮短術者學習曲線,助力加速TAVR術式的推廣普及,以惠及更多患者。

  4. 2020年9月12日 · 精明的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裡會有適當比例的股票和債券,以確保風險水平合理,不過,在2010年代,市場沒有出現 大幅上落,很多變得安於現狀,不再 重新調整投資組合。結果,今年三月,新冠肺炎令市場大跌,當時數百萬名投資者持有大量股票,

  5.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下稱金融三十條),從人民幣跨境使用企業跨境投資居民跨境理財等方方面面有望穩固本港金融中心地位加强大灣區互聯互通。 金融三十條中,有哪些與投資者相關,又有哪些股份收益?

  6. 2020年7月15日 · 好事成雙近日人行及中港金管局落實於粵港澳大灣區推出跨境理財通政策意味中港澳三地民眾可隨意買賣三地的理財產品。 疫情令三地的往來停滯,友邦因為內地訪客人數大跌,令今年首季的新業務價值同比急挫 27%。 近日香港疫情有再爆發跡象,「理財通」可望成為「及時雨」,紓解友邦在跨境業務的短期壓力。 長線而言,「理財通」亦可提升跨境理財產品的吸引力,方便友邦吸納更多新業務及客戶。 平安成金融巨擘 深藏協同效益. 嚴格來說,中國平安並非單純的保險企業,而是「綜合性金融服務」巨無霸,旗下有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SEHK:1833)、平安科技、平安醫保科技、平安智慧城市、汽車之家等不一而足。 若只論平安的壽險業務,近年集團經常把「壽險改革」掛在嘴邊。 簡單而言改革可歸納為三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