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5日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洪若震博士翻查資料,解答「糉」字的疑問。 「糉」 洪若震認為,三個字中,「糉」才是正字。 他指出,網上很多資料稱「糉」收錄於東漢的《說文解字》,其實是錯的,此字出現於北宋時整理的《說文解字新附》:「糉,蘆裹米也。 从米㚇聲。 」「糉」早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已有記載,有種食物叫「角黍」,又叫「糉」。 「粽」字估計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最遲在唐宋之間。 北宋《玉篇》、《廣韻》都有收錄「粽」, 為「糉」的俗體字。 後來的《集韻》及《類篇》,亦把「粽」當作「糉」的異體字。 由此可見,「粽」字在宋朝已經很流行。 「糭」

  2. 2024年5月5日 · 「民體字」印證文字在民間寫法多變,jck說這展現人打破規則框架來寫字,讓文字有活潑可愛的一面,為冰冷的文字注入溫度,而非只是中文輸入法出現的電腦字,或者上學教的規範字。 改筆畫取諧音 圖快圖易. 記者向研究中國語言學和古文字學的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剛請教,到底那些跟jck實地考察的「民體字」在古時有無類似寫法,又或者算得上俗字嗎? 上文提到改了聲符的「雞」字,徐剛反而猜想,那是否簡體字「鸡」的變奏,這也算是創意寫法。

  3. 20 小時前 · 【明報文章】上月底香港足球界「大事」不斷,當中有一日更接連發生中國香港足球代表隊(港足)主教練安達臣宣布辭職,以及廉政公署拘捕12人涉打假波案,當中更包括港超球隊主教練及球員。作為主責跟進本地足球的記者,慨嘆再次關於香港足球看似又要重新出發的感言。

  4. 20 小時前 · 俠之起源:韓非 vs.司馬遷論俠 / 蔡子強. 【明報文章】金庸百歲冥壽,掀起一陣武俠小說熱,本欄也湊興幾筆。. 大家可知中國古代哪人最早「俠」﹖答案竟是專為專制以筆桿作刀斧、法家的韓非。.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

  5. 2024年1月26日 · 寫揮春時要坐,按筆順以中鋒運筆書寫。 若連寫揮春的時間也沒有,「築字室」亦有手寫揮春服務,可上官網查詢。 「築字室」農曆新年揮春書法班

  6. 2021年6月21日 · 從《為何你負擔不起一個家? 》說起. 放眼世界,尤其年輕一代,難以自置居所已成普世現象。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Josh Ryan-Collins在其小書 Why Can't You Afford a Home? 提出「房屋-金融反饋循環」的新穎論述,剖析現時銀行及土地在經濟中的角色,來說明這道傳統經濟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註1)。 有別於香港空談供求的偽命題,這論述是研究西方國家大量歷史經驗的成果。 作者先釐清土地的獨特性,再以大量歷史證據和經濟數據,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今天見到的危機及一些相應措施是如何出現的。 西方政府二戰後為重建社會,採用凱恩斯經濟政策,組織經濟需求、提高就業來建立強健福利國家。 增加自置物業率是需求管理的重要一環。

  7. 2024年1月27日 · 黎親邀李怡撰專欄 「是好心儀作家」. 【明報專訊】《蘋果日報》被提控的161篇煽動文章中,6篇由已故作家李怡所撰。. 前社長張劍虹供稱李怡是黎智英「好心儀嘅作家之一」,由黎親邀在《蘋果》專欄撰文,題材圍繞「反共、逆權、攬炒」,符合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