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乳癌乃香港女性十大癌症之首,每年約有三千多宗新症,即全香港每日約有8-9個新症被診斷出來,且數字仍不斷上升。 外科專科姚志鵬醫生 指,「即使乳癌的女性發病率排在首位,但其死亡率卻排第四位,這亦表示這個病其實是很能大機會能治好的。 有研究指出,亞洲女性從四十歲開始患上乳癌的風險便大增,比西方人還要早十年。 乳癌的出現跟女性賀爾蒙的數量有密切關係。 乳癌形成原因包括: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遺傳因素、早來經、遲停經、曾服食避孕藥、停經時服食荷爾蒙補充藥等等。 體內若出現乳腺良性腫瘤如: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水囊等,亦會令患上乳癌的風險增加。 姚醫生提醒女士們應經常進行自我檢查,並注意三大警號:乳房出現硬塊、分泌物異常 (如出血)、乳房感疼痛。 一旦出現以上情況,必須盡快找醫生進行詳細檢查。

  2.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 解釋:「術後或有部分微小且肉眼無法看見的癌細胞仍隱藏在胸口、腋下淋巴附近或胸骨下面,甚至做手術時已有些很微細的癌細胞藏在肺部、肝臟或骨髓,手術清除不了。 故現時建議術後需視乎腫瘤大小等因素,考慮以輔助治療,達根治目標。 臨床腫瘤科專科陳德明醫生. 除了手術,其他治療方法還包括化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 「化療能減低復發及提升存活率,但副作用亦相對多。 標靶治療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少,較多與其他治療如化療合用。 荷爾蒙治療則是較溫和的治療,作為輔助治療亦很有效。 目前荷爾蒙藥物共有兩類。 「三苯氧胺適用於更年期前的患者,建議服用5年,現時亦會與芳香酵素抑制劑組合服用,於服用三苯氧胺5年或3年後服用。 三苯氧胺可減低乳癌復發率,但卻有引起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3. 2016年11月12日 · 首頁 » 講座/活動登記. 香港浸信會醫院健康講座系列: 精明防治糖尿病及併發症. 日期: 2016-11-12 (星期六) 時間: 下午2:00至3:30. 地點: 香港浸信會醫院D座9樓禮拜堂 (香港九龍窩打老道 222 號) 主講嘉賓: 詠恩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糖尿及內分泌科中心主任) 及 李幗兒女士 (香港浸信會醫院足病診療師)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講座內容: 糖尿病及併發症. 糖尿腳及其他足部疾病. 糖尿病最讓人聞風喪膽的莫過於它帶來的併發症,而嚴重可致截肢的「糖尿足」更是其中最為人熟悉的可怕併發症之一。

  4. 2010年08月號. 醫生: 志源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 骨質疏鬆是無聲疾病。 據統計資料顯示,香港有超過40萬名女性及7萬名男性患有骨質疏鬆,其中50歲以上女性佔1/3,65歲以上女性甚至每2人便有1人患上此病。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協會指引,藥物治療、補充足夠鈣質及維他命D,均能有效控制病情。 腰骨、手腕骨、股骨、髖骨都是骨質疏鬆患者最容易骨折的部位。 骨科專科志源醫生舉例,例如腰骨骨折,會令患者出現愈來愈矮或駝背的情況。 「人的高度有部分是由腰骨支撐,骨質疏鬆會令每節骨也扁了少許,最終減少整個人的高度,也令患者愈見駝背。 這種骨折有時未必會有痛楚,而發展到一個階段,患者或會駝背得無法抬高頭,而變扁的骨如壓及神經線,患者更會下肢癱瘓,無法走路。 手術未必能恢復走動能力.

  5. 2023年3月18日 · 劉曉欣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乳房健康中心主任王韶如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6. 確切的患病率還未知,當前估計的患病率為1:6000。也就是說,在世界范內有約1 百萬的結節性硬化綜合征患者。在所有的種族及人種中,男女均能發病。 要明白認識到TSC是個終身的“伴侶”,且應該接受持續的隨訪對TSC患者來說那是很重要的 ...

  7. 2010年04月號. 醫生: 盧寵猷醫生 (外科專科醫生) 周倩明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甲狀腺為一個蝴蝶形器官,位於頸前方。 從表面來看,甲狀腺看似淺層,實質卻被肌肉組織包圍著,同時與身體器官如氣管、食道、頸動脈和靜脈有關聯。 十年存活率達九成. 任何器官也存在癌變的可能,甲狀腺也不例外。 甲狀腺癌分有數類,香港較常見的有乳頭狀和高分化甲狀腺癌。 外科專科盧寵猷醫生表示,甲狀腺癌於二零零七年位列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第六位,每年約有五百多宗新症。 幸好,甲狀腺癌的生長速度較慢,就算出現遠程擴散仍是有藥可救,故十年存活率相當高。 當中,乳頭狀甲狀腺癌的十年存活率超過90%;濾泡狀和髓漾性分別為80-90%及70-80%;未分化癌約30-4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