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獨立記者蘇美智藉繪本寫出劏房戶困境 冀為困境中兒童種下希望 - 香港01
      • 故事描述主角一家居住在狹窄的劏房,因空間不足、貧窮家庭問題,故事亦描述,床除了只是床,也是書桌、遊玩的地方及飯桌;又或者因為財政壓力,家長以「忙」為由推掉學校的親子旅行:「每次到了『很忙的』那天,她才發現自己記錯了,結果我們只能留在家裡」等等,故事簡單,繪本畫風可愛,但內容卻反映殘酷的現實。
      www.hk01.com/社會新聞/295822/獨立記者蘇美智藉繪本寫出劏房戶困境-冀為困境中兒童種下希望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5月12日 · 劏房安全風險評估 助兒童成長.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旺角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服務主任馮耀中(Kenny Sir)說:「首先如果小朋友在劏房的成長,我們第一個關注就是他有沒有足夠對發展的刺激,空間環境是小的,但是會安放小朋友在床上,還是也願意在地上提供一些爬行軟墊,從而令手部於腳步也有些刺激。 大一些的時候,兒童一定有到處探索,或者跟家人相處的時候,家長也要管教,當關係處理不好的時候,也會讓情緒升溫,狹小的環境很難提供一個讓人冷靜的地方。 如果兒童是0至1歲,社工建議加設一些軟墊,讓兒童可以安穩地爬行;2至3歲的兒童,社工會提供一些安全小工具,例如:把電插蘇小孔堵住的蓋子、防撞膠角等,兒童在跌碰期間,也不怕有很大的傷害。

  3. 2023年4月27日 · 劏房安全風險評估 助兒童成長.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旺角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服務主任馮耀中(Kenny Sir)說:「首先如果小朋友在劏房的成長,我們第一個關注就是他有沒有足夠對發展的刺激,空間環境是小的,但是會安放小朋友在床上,還是也願意在地上提供一些爬行軟墊,從而令手部於腳步也有些刺激。 大一些的時候,兒童一定有到處探索,或者跟家人相處的時候,家長也要管教,當關係處理不好的時候,也會讓情緒升溫,狹小的環境很難提供一個讓人冷靜的地方。 如果兒童是0至1歲,社工建議加設一些軟墊,讓兒童可以安穩地爬行;2至3歲的兒童,社工會提供一些安全小工具,例如:把電插蘇小孔堵住的蓋子、防撞膠角等,兒童在跌碰期間,也不怕有很大的傷害。

  4. 從《劏房小孩》看生活素質與個人成長經歷. 湯 皓 勛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 身處香港,相信大家對劏房、板間房等名詞不會陌生。 不少居住於這種環境下的人士,都不乏逆境求存的意志及本領,就好像《劏房小孩》1一書的作者樂仔,縱然面對陌生和不理想的居住環境、壓迫人的生活節奏,甚至歧視目光,他亦昂首面對前路,克服生活上的種種挑戰。 下文介紹作者在書籍內提及改善生活素質和個人逆境自強的內容,學生閱讀後可以增加對這些課題的認識,並有助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各位同工可以考慮利用附件一及二,協助學生在閱讀時更好地理解本書的內容和作個人反思。 1. 改善生活素質的努力.

  5. 2013年9月27日 · 劏房小孩》的故事情節,有點像外國電影“機場客運站”的劇情,主角湯漢斯(Tom Hanks)來自東歐小國,因為國家政變被美國海關禁止入境,他更 ...

  6. 盒子 大挑戰. 繪本《神奇小盒子》中的「小盒子」,就是香港的劏房問題的縮影,故事裡的主角在劏房生活遇上不同的挑戰,你能數出有多少個嗎?. 1. 沒有足夠的光線. 不少劏房都沒有窗戶,太陽的光線不能夠照入劏房,所以無論白天或夜晚,劏房都是黑漆漆 ...

  7. 2017年9月16日 · 記者邀請了Chelly當一天「交換生」,體驗一下劏房孩子的生活環境,來自兩個世界的家庭會有什麼火花? 一區兩個孩子分別有怎樣的生活世界? Chelly住在中產屋苑,有獨立房間;文希住在幾街之隔的舊區劏房,100呎,吃飯看電視睡覺都在同一張床。

  8. 2019年2月20日 · 《神奇小盒子》講述一個小朋友與母親居住在如「盒子」般小的劏房內的生活故事,當中透過幽默的手法,描繪劏房家庭的日常,帶出基層兒童的不幸,例如形容吃飯、做功課和睡覺的睡床為「神奇擂台」、因為沒有空間堆積在床下的雜物為「寶藏」、將媽媽沒錢參加學校的親子旅行包裝為「沒記性」。 雖然生活窘迫,但小朋友將生活中種種的不幸化身為小確幸,藉此帶出世界常存希望,有夢自然能夠改變。 樂施會教育經理蘇培健 (左)指,以往家長購買繪本依賴台灣或外國進口,很少提及本港的切身問題,所以樂施會聯合多位香港作家和畫家,年內將一共創作共6本繪本。 (程志遠攝) 樂施會亦同時推出另外2本繪本《妖怪吃掉我的家》、《風吹過,粟米田》,講述氣候變化、貧窮、糧食公義的社會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